《大学书法》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书法【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
【授课单位】【总学时】
【教材】大学书法,978-7-5165-1843-4,航空工业出版社,刘玉峰
【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2022.6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制定依据
课程开发遵循“学中做、做中学”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按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教学发
展模式。课程的目标是职业应用能力开发,充分把“教、学、做、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课
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
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在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审
美能力等,以临摹或练习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贯穿其中,使学生边学边
做,边做边学,以兴趣为引导,轻松愉快的完成各项任务。任课教师在进行书法临摹本或字
体写生选择时,要求突出知识点,明确难点,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要贯穿旧知识。在实践过
程中,难度要适中,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进行,避免临摹或写生过难,导致学生
学习兴趣下降。通过演示、示范、启发、引导等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个知识点。
1.2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性质属于艺术门类的基础课,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
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能;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
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为未来艺
术设计类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本课程,本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要求,结合学生的
专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实际书写能力、提高
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为目标,教学中以理论结合实践而重实的原则进行,力求为学生以后的
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正
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大学书法》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要求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
了解书法历史概况;
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
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大学书法》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书法简史,以及对书法常识;熟
悉各种字体的特点,掌握书法的学习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大学书法》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书写习惯,掌握书法的学习方法和楷书、行书等的书写技巧,达到书写能力有一定提高,出
字好辨认、端正、美观、快速、具有一定的艺术美的程度,使学生能在工作时,写出一手规
范、工整的字,从识认上给他人带来方便和美的享受,同时提高学生欣赏和审美能力。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3.1课程安排
本课程开设1个学期,共12周,每周4学时,共48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学所用
课程内容学时(128)学周(16)
期教材
第1单元书法及其本质1
4
绪论中国书法史简述3
文房四宝2
毛笔楷书基本技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