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沐川县永福镇沐川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真题.docx
文件大小:23.85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5.79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沐川县永福镇沐川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下列被称为“鱼鳞天”的是()。

A.地震云

B.卷积云

C.积雨云

D.尾迹云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白居易的诗句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杨万里的诗句

C.“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柳宗元的诗句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欧阳修的诗句

【答案】:B

3.根据西方学者的论述,下列不属于传统官僚制缺陷的是()。

A.政府管理越位、缺位

B.层级过多导致信息失真效率低下

C.相互的不信任导致人格分裂

D.惰性与官僚主义

【答案】:C

4.某公立医院与刚刚大学毕业的许某签订聘用合同,合同内容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的是()。

A.签订了五年的聘用合同,试用期为六个月

B.订立的聘用合同约定许某的工资在试用期结束后统一发放

C.约定随时解除聘用关系

D.签订了三年的聘用合同

【答案】:D

5.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A.矛盾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唯物史观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A

6.敬天、明德、保民思想的提出者是()。

A.韩非子

B.孔子

C.柳宗元

D.周公

【答案】:D

7.关于什么是公文,自古以来定义甚多,众说纷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与“公文”同时并称的还有“文书”、“文件”

B.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书不算公文

C.公文是公府所作之文,公事所用之文

D.公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是“政事之先务”

【答案】:B

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工人罢工和起义

B.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C.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答案】:C

9.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毒以人体内的()作为攻击目标。

A.神经系统

B.血红蛋白

C.淋巴细胞

D.红细胞

【答案】:C

10.下列对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概括准确的是()。

A.齐,圣,宽,明,义

B.孝,慈,悌,敬,礼

C.仁,义,勇,让,孝

D.忠,信,廉,智,仁

【答案】:D

11.目前,小型企业融资难是民间借贷存在和红火的主要原因,下列政府措施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实施从紧的财政体系

B.遏制民间借贷行为

C.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市场流动性

D.提高企业上市门槛,规范小企业

【答案】:C

12.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A.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B.相互之间竞争;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避免两败俱伤;

【答案】:C

13.下列医学著作,按创作年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千金方》②《脉经》③《伤寒杂病论》④《本草纲目》

A.②①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答案】:D

14.下列关于大数据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数据类型多样

B.数据规模大

C.数据价值大

D.数据由垄断企业获取

【答案】:C

15.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间题的决

【答案】:D

16.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不惑之年

B.花甲之年

C.期颐之年

D.而立之年

【答案】:C

17.“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共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什么原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特殊性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B

18.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A.木星

B.水星

C.火星

D.地球

【答案】:B

19.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D.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