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徽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8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2.7千字
文档摘要

安徽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诉讼法

答案:C

2.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

A.物权B.债权C.选举权D.知识产权

答案:C

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违法性

答案:A

4.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责任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B.被告举证C.原告举证D.法院举证

答案:A

5.以下哪种刑罚属于主刑()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有期徒刑D.没收财产

答案:C

6.行政诉讼中,被告是()

A.公民B.法人C.行政机关D.其他组织

答案:C

7.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答案:B

8.合同订立的方式不包括()

A.要约B.承诺C.招标D.抢夺

答案:D

9.以下不属于司法机关的是()

A.法院B.检察院C.公安局D.司法局

答案:D

10.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是()

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D.占有权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类推原则

答案:ABC

2.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

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证人

答案:ABC

3.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A.行政许可B.行政处罚C.行政征收D.行政合同

答案:ABCD

4.以下哪些属于知识产权()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D

5.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6.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ABCD

7.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

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拘留E.逮捕

答案:ABCDE

8.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导致合同无效()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ABCD

9.我国司法的基本要求包括()

A.正确B.合法C.及时D.合理

答案:ABC

10.行政复议的范围包括()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D.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答案:正确

2.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法的处罚。()

答案:错误

3.在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适用。()

答案:正确

4.行政机关可以随意设定行政许可。()

答案:错误

5.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

6.合同一经订立就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错误

7.检察院是我国唯一的公诉机关。()

答案:正确

8.所有的物权都需要登记才能设立。()

答案:错误

9.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的监督。()

答案:错误

10.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机制。()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的作用。

答案:法的作用包括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指引作用指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评价作用是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预测作用是预估相互间的行为;教育作用是对人们今后行为产生影响;强制作用是制裁违法犯罪。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特征有:一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二是犯罪未得逞;三是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3.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答案: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公正审理。回避的适用对象包括审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