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做好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受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影响,现阶段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正逐渐向社会化管理过渡,为保证退休职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较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企业稳定,管理服务的科学化必须得到重视,由此可见本文围绕做好企业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研究具备的较高现实意义。
1退休的术语和定义
1.1退休
据国家规定,劳动者由于年老或者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1.2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指符合男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45周岁,缴费年限满15年,所从事工种在国家特殊工种目录范围内并达到规定年限,有毒有害满8年以上(含8年)、高温井下满9年以上(含9年)、高空特别繁重满10年以上(含10年)。
1.3因病退休
指由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并经浙江省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累计缴费满十五年可办理退休。
1.4退职
是指由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并经浙江省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职工年未满50周岁,女职工年未满45周岁,累计缴费满十五年,可申请办理退职。
1.5因工致残退休
是指经杭州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工伤保险规定处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生产岗位,停发工资,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
2创新活动载体
为提升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亲情化、个性化、细致化”原则必须得到贯彻,由此创新活动载体,即可为企业退休职工最大程度上提供便利,因此本文提出了定期走访、充分利用现用有的活动资源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加强活动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老同志的积极性和作用共四方面创新活动载体的路径建议。
2.1定期走访
受社会生存压力过大、“4+2+1”的养老结构影响,退休职工无法得到家中年轻人陪伴的情况极为常见,这就使得退休职工很容易早已意外困难或是疾病的侵扰,因此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和服务应开展定期走访工作,行动不便、鳏寡孤独、“空巢”老人应成为走访的重点,通过为这类退休职工制作救助卡片、便民服务册,即可保证退休职工能够在必要时得到帮助。同时,定期走访工作的开展可基于企业退休职工实际设置不同的周期,由此便能够及时了解、解决退休职工面临的问题,退休职工的管理和服务效率与水平便能够实现显著提升。
2.2充分利用现有的活动资源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企业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开展可围绕职工活动室资源展开,退休职工活动室不仅可以为退休职工提供台球、象棋、麻将、扑克等娱乐的活动场地,也可以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老年节等节日举办比赛活动和联欢会等,并同时为企业退休职工提供一定物质支持,便能够进一步丰富退休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企业领导也需要在晚会中看望慰问各位退休职工,退休职工的老有所乐、快乐生活可由此得到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现有的活动资源,企业退休职工服务和管理还需要引导退休职工开展更为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组建广场舞队、老年合唱班、秧歌队、太极拳学习班、五禽戏学习班等文化娱乐组织,便能够有效拓宽丰富企业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而开设舞蹈、摄影、古典文学、棋牌、书画等学习课程也能够为企业退休职工搭建结交朋友、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平台,同时服务人员应参与到退休职工邀请、相关比赛组织中去,由此为企业退休职工提供精神寄托,即可更好保证其心理与身体健康。
2.3加强活动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为更好实现退休职工活动室的利用,活动室管理和服务的加强必须得到重视,这一加强需围绕活动室设施、日常活动室服务工作、退休职工作用发挥展开,其中活动室设施的加强需围绕严格的管理制度建设展开,考虑到活动室主要由阅览室、扑克室、象棋室、台球室、麻将室组成,且已经安装了完备的监控设备,因此管理制度的建设需重点关注安全管理、活动证办理、安全管理协议书签订、活动室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制定,如“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突发事件和事故应急处置要坚持判明性质,分别处置的原则”、“火情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应沉着、冷静应对,及时疏散人群,并利用各种消防器材积极自救”等;日常活动室服务工作应重点开展安全知识普及,同时保证退休职工活动室的环境卫生,热心为退休职工提出的需求提供帮助、服务;退休职工作用发挥指的是挑选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职工,邀请其加入活动室管理工作,由此组成专门由退休职工组成的退休办公室,即可逐渐建立退休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体系,退休部门工作的开展也能够由此获得有力支持。
2.4参与企业管理,发挥老同志的积极性和作用
企业退休职工“无所事事”现象极为常见,这类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退休职工无法适应工作氛围到退休生活的转变,退休职工认为自己如同“废人”的认知也因此大量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