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学位论文
Si-H还原制备含金属纳米粒子全氢聚硅氮烷的研究
摘要
含后过渡金属(Ag、Au、Cu、Pt、Pd等)纳米颗粒(MNPs)的硅基陶
瓷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
子晶体、催化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聚合物前驱体转化法
(PDCs)是一种新型制备陶瓷材料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含MNPs的硅基陶
瓷复合材料的制备。目前,制备含MNPs硅基陶瓷材料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掺
杂、热还原以及在前驱体中添加外源还原剂等。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高
温导致的MNPs聚集问题,外源还原剂难以去除的问题,这对大规模应用构成
了不利影响。
本论文利用全氢聚硅氮烷(PHPS)中Si-H键的还原特性,以PHPS
为还原剂和前驱体聚合物,通过原位还原硝酸银成功制备了含AgNPs的
PHPS前驱体溶液。详细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前驱体稳定性以及MNPs
尺寸的影响,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成功制备出了一系列含不同金属
种类的PHPS前驱体。最后,对Si-H的还原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多
种含Si-H前驱体进行了验证。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与优化PHPS还原金属化合物体系。建立以前驱体聚合物、表
面活性剂、金属盐化合物为主的还原体系,分别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前驱
体PHPS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对还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选用的三种表面活性剂中,KH-590制备的MNPs尺寸均匀且溶液最为稳
定;此外,提高PHPS与KH-590浓度有利于改善前驱体溶液的稳定性。接
着,通过调节KH-590用量,优化KH-590的投料方式以及改变AgNO3的滴加
过程,成功制备了AgNPs含量分别为2.21wt.%、4.30wt.%、7.84wt.%和
13.80wt.%的稳定PHPS前驱体溶液,其中AgNPs含量为4.30wt.%的前驱体
溶液,在经过60天的储存后,仍能保持稳定。最后,采用浓度为232mmol/L
的PHPS,浓度为58mmol/L的KH-590以及相应的金属盐化合物,分别制备
了含有AgNPs、AuNPs、CuNPs、PdNPs、PtNPs的五种稳定PHPS前驱体
-I-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学位论文
溶液。
(2)硅基陶瓷前驱体中Si-H键的还原机理探究。为确认Si-H键为前驱体
中主要起还原作用的结构,采用与PHPS结构相似的模型化合物四甲基二硅氮
烷(TMDS)及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还原AgNO,结果表明TMDS可以
3
+
将Ag还原为金属纳米颗粒,而HMDS不能。这表明硅基陶瓷前驱体中起还原
作用的结构确为Si-H键。随后,对Si-H的还原过程进行了分析,推测Si-H键
的还原制备MNPs的具体反应过程如下:金属离子在硅氢键存在的情况下被还
原为金属氢化物,而金属氢化物并不稳定,随后分解为氢气与金属单质。为验
证中间产物的存在,最后,分别采用含Si-H键的聚氢甲基硅氧烷前驱体
(PHMS)、聚碳硅烷前驱体(VHPCS)、聚硅氮烷前驱体(PSN2)对这一还
原机制进行了验证,发现采用这些前驱体均可获得含AgNPs的稳定溶液,且
+
反应两小时后,Ag的转化率均在97.5%以上。
关键词硅基聚合物;Si-H还原;陶瓷前驱体;金属纳米颗粒;金属氢化物
-II-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