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传西藏风情
行者在朝圣之路;名家简介
南海岩,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1962年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82年毕业于德州师专艺术系,同年分配于平原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1994年入北京画院深造于王明明工作室,并受益于卢沉、周思聪和姚有多等教授。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其传略及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二十一世纪中国绘画精华录》等大型画集。;西藏风情的背后
在中国美术界,南海岩因他的西部人物生活题材画而声名显著。这位创作力旺盛的画家,用他的浓墨重彩,创作了一系列描绘西藏风情的作品。在他的笔下,沟壑、雪山、河流、草地,披着头巾的女孩,被日头灼炙得枣红的脸,人们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的厚重感。然而厚重不是沉重,画中人们的笑脸总能给人一种希望,而这也正是南海岩试图用画笔告诉人们的,关于一种生命范式、一种生活模式的艺术解读、审美观照和道德审视。;传奇画才露锋芒
提起南海岩,则不得不说他传奇的经历。他是山东平原人,自由嗜画,很早就表现出了杰出的绘画才能。27岁时,他参加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当代中国水墨新人展”,获新人优秀奖。31岁时又获北京市首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国画三等奖并参加华夏百家赴台精品展,在中国画坛初露锋芒。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继续深造于王明明工作室,受到卢沉、周思聪和姚有多等教授的指导。之后他多次在北京和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深受好评。;朝圣路上的行者
在南海岩诸多画作中,人物画是他特别擅长的类别,而人物画中,又多以中国西部地区人物之生活为创作题材。为此,他几乎每年都去甘南写生,这不仅是风土人情的吸引,更是甘南特有的艺术诱惑力和感染力在引导着他去艺术圣地的朝圣。在那里,他深悟到禅是是彻悟自己心性的重要途径。他常常作画到深夜,在万籁俱寂的时候,他总能感到一种异常跳跃的色彩点燃内心艺术殿堂的明灯,他的创作思绪也随之更加流畅饱满。;黑白承载人生观
在南海岩描绘西藏风情的诸多画作中,黑和白是他经常用的两种颜色。黑和白既是中国水墨画中的两种基本色,蕴含着东方深奥的哲学精神,同时也是佛教经文中的两种境界,佛教的“白”象征“明心之净洁”,而黑则是因果报应中恶的果报。由黑、白二色“织”成的水墨画,既有道家所提倡的“清静无为”,也有南海岩在甘南藏传佛教中体会到的“静”与“寂灭”,整个画面充满了“玄之又玄”的神秘感,而这也是他的创作哲学。;精心构思创佳作
南海岩创作不图快,他认为搞创作如烹美食,需要慢工出细活儿。因此他坚决反对急功近利、浮躁虚幻的炒作,每幅画都要经过精心的构思与创作,少则数日,多则数月。而也正是他的这种极其认真的创作态度,使他的作品多次获奖。他的《阳光璀璨》获第九届美展铜奖,《虔诚》入选中国画百年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净土》获得第二届中国画大展铜奖,《金谷》获文化部全国画院双年展优秀作品最佳作品奖,南海岩用自己的作品表达着他的艺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