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文件大小:79.55 KB
总页数:6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4.22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下列诗句内容与所处的节气最不相符的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水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C.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惊蛰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分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判断诗句内容与所处节气是否相符的题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了京城街道上细雨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的景色,这种初春细雨润泽、草芽初萌的景象与雨水节气春雨开始增多、大地逐渐复苏的特点相契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直接点明了清明时节,且清明时节常常细雨纷纷,人们外出祭祀扫墓,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与清明节气的习俗和气候特征相符。“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意思是半夜里一声春雷响起,到清晨时蛰虫的洞穴和花房都已开启,春雷乍动、惊醒蛰伏的昆虫正是惊蛰节气的典型特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是西湖六月里荷花盛开、莲叶无边无际的美景,而秋分是秋季的节气,此时荷花早已凋谢,该诗句描绘的景象与秋分节气不相符。综上,诗句内容与所处节气最不相符的是描述西湖夏日荷花之景对应秋分节气这一组合。

2、我国剥削制度消灭的标志是()。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人民公社的建立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D

【解析】改革开放的实行是中国在1978年开始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非剥削制度消灭的标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形式,主要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与剥削制度的消灭没有直接关联。人民公社的建立是在1958年,它是中国农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影响,但它也不是剥削制度消灭的标志。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这一举措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制度也随之被消灭。所以,我国剥削制度消灭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性格内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个性特征,与疾病无关。它也不是你能改变的事物。作者接下来最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A.性格外向的本质

B.如何改变性格内向

C.性格内向的危害

D.性格内向的特征

【答案】:D

【解析】文段是对“性格内向”的介绍,接下来介绍的内容也应该与“性格内向”有关。其中一个选项讲的是“性格外向”,不符合语境,该选项错误;另一个选项讲的是“如何改变”,但文段中已明确说明性格内向不能改变,这个选项错误;还有一个选项按照正常的行文顺序,应该先讲“特征”,再讲“危害”,所以这个选项错误;而介绍性格内向特征的选项是正确的。故选介绍性格内向特征的选项。考点:言语理解

4、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A.吸收:放弃

B.简单:杂乱

C.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D.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答案】:C

【解析】“安居乐业”与“颠沛流离”是反义词,并且一个表达积极意义,另一个表达消极意义。“雪中送炭”与“雪上加霜”是反义词,其中“雪中送炭”表达积极意义,“雪上加霜”表达消极意义。巧夺天工和鬼斧神工是近义词。所以这就是最终答案。

5、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之称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式,其声腔婉转悦耳、音乐柔媚悠长。

A.黄梅戏

B.豫剧

C.秦腔

D.昆曲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中国传统戏曲特点及地位的了解。解题关键在于明确各选项所代表戏曲的特征和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首先看具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之称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戏曲形式,声腔婉转悦耳、音乐柔媚悠长这一描述的戏曲。在中国众多传统戏曲中,昆曲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一带,对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着“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美誉,其声腔婉转悠扬,音乐风格柔媚悠长,符合题目描述。而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但并非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也没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称呼。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而著称,流行于河南及其周边地区,同样不是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式。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起于西周,成熟于秦,音调高亢激昂,风格豪放粗犷,与“声腔婉转悦耳、音乐柔媚悠长”的特点不符。综上,答案是昆曲。

6、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依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