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案+第1课《观照自然》教案
单元主题
山水抒怀
年级
七年级
艺术领域
美术
单元备课人
学???校
单元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此时的他们更倾向于关注自我的内心感受,艺术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好地表现内心想法和情感的途径。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观察能力较小学阶段有很大提升,专注力增强,能够观察到事物的细做之处,并抓住其主要特征,从而能在艺术创作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仅如此,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为也有所发展,这对于他们认识山水画掌握山水画基本笔墨技法章法布局再到深刻了解山水画,以至最后使用不同的材料与媒介,创作出富有中国山水画意蕴的立体美术作品。都有很大帮助。
单元课标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七年级“学业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知道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单元,将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章法与布局、画山石的笔墨技法,了解古代画家如何画出所思和所想。对中国画产生较深刻的理解,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与媒介,让千年山水精神发出时代新声。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大?观?念
中国山水画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更加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基本问题
?
画家是如何表达自己在山水画中寄托的精神追求的呢?
画家是如何营造山水画意境的,又是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我们该如何运用多种材料和媒介表现传统山水画意境、传达时代精神呢?
?
小?问?题
?
1.欣赏与确定主题:
1.中国山水画中表现的人与自然有什么样的联
系?
2.山水画小品在构图和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艺术特色?
3.能否结合诗句的意境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4.《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芙蓉国里尽朝晖》蕴含了什么样的山水精神?
?
2.技法与构思学习:如何掌握三种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山石皴法
1.古代山水画的章法布局有什么特点?2.古人是如何运用不同的笔墨技法来表现不同山石特点的?
3.不同的皴法各有什么特点,其画法分别有哪些技巧?
4.运用章法布局和皴法知识画一张山水画要注意什么?
?
3.创作与实践体验:1.山水元素是如何融入当代艺术创作的?2.生活中、大自然中的材料在形态和质感上与中国山水画有哪些相似性?3.创作一件富有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立体山水作品要注意什么?
?
4.展示与交流评价:
能使用现代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出富有中国山水画意蕴的立体美术作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山水精神”和“山水新声”的理解。
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课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共三课内容,课建议课时数为1-2课时,三课内容在创意难度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因初中生在中国画方面有良好的学习基础,且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且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也能比较全面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因此本单元主要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众习方式,结合教师对技法的示范讲解,带领学生自主探究中国山水画的技法、神韵和意境,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不同笔墨技法表现不同山石的特点,并能运用多种皴法和章法布局知识完成山水画作品;
2.了解中国传统山水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延伸和运用,利用现代生活中的材料和多种媒介进行创意表达。
3.?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欣赏名家山水画作品,了解古代山水画的章法布局特点
2.在中国山水画的“似与不似”之间寻找人与自然的联系
3.,感受山水画独有的意境之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在艺术表现中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反映出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
3.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代精神结合,守正创新。(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附件2:
中学美术学科学科集体备课
课时备课卡
?
第1课时
?
?
课?题
《观照自然》
艺术领域
?
主备人
学??校
对应的小问题及
课时教学目标
小问题:1、了解中国画的布局
2、理解石分三面的含义
?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了解画家“师法自然”,在描摹自然山川景色的基础上表达自身精神追求的山水画意蕴,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2.?学习古代山水画的布局特点,掌握不同笔墨技法表现不同山石特点的方法,学习并掌握三种皴法的画法,结合祖国的河山景色,创作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山水画的布局特点、三种山石皴法的画法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临摹或创作一幅抒情达意的山水画作品。
3.能够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传承中国画知识、技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