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1
《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为响应国家对标准化战略的大力推动,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以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我们认识到有必要制定并完善《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的标准,以满足市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依据《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已于2025年01月批准立项团体标准《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项目编号为:T/ZTNS001-20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及《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决定立项对浙江首信检测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制定《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团体标准。通过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可为我国相关领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化技术支撑。该体系将指导企业开展合规排放评估、精准溯源解析污染物排放特征,并构建基于环境暴露评估的健康风险预警机制。同时,通过标准规范引领产业绿色转型,可协同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二)编制背景及目的
本文件主要基于业务需求、标准缺失等背景,由浙江首信检测有限公司提出填补国内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标准空白。
随着乙醇在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其作为清洗剂、溶剂及原料的排放已成为空气及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来源,此外,乙醇作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具有光化学活性,是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前体物,亟需规范化的监测手段以支撑污染溯源和管控。在进行环评及其他政府规定事项时,需对空气及废气中的乙醇含量进行监测。然而,我国尚未建立针对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乙醇含量的国家或行业检测标准。
我国现行标准《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9.48-2004)虽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中醇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但并不包括乙醇,无法满足当前对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检测的需求。目前,国内各检测机构一般采用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工业卫生检测方法手册)1400-1994醇类开展相关检测,且已有大量国内检测机构对该方法检测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开展检测业务。NIOSH方法属于国外机构手册,未被国际标准组织(ISO)或我国直接采纳为标准。在缺乏国内等效标准的情况下,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可能受质疑,尤其在法律纠纷或跨境贸易场景中。
本文件旨在填补国内空气和废气中乙醇检测标准空白,采用成熟的气相色谱法,明确了采样、分析、计算等全流程的检测方法,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计算方法,提升了检测限和数据可比性。同时,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企业合规排放评估、污染源解析及健康风险防控,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的编制背景及目的均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编制过程
1、项目立项阶段
填报《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团体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建议书》,成立团体标准工作组,标准立项与2025年1月,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发布了关于《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浙科查协[2025]001号),等待审批。
2、理论研究阶段
针对当前国内普遍采用的NIOSH1400-1994(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工业卫生检测方法手册)方法框架,工作组系统开展了技术优化与标准化适应性研究。现行检测实践显示,虽然NIOSH1400-1994已广泛应用于空气和废气中乙醇的检测,但其核心方法仍基于工作场所环境设计,未充分适配环境空气及工业废气中乙醇浓度低、基质复杂的特点。
工作组重点优化了气相色谱法(GC)的采样。对环境空气样品、无组织排放样品以及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采样方式参考中国标准进行了明确。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明确了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以及活性炭采样管吸附效率计算方法等。
3、标准起草阶段
2025年03月,浙江首信检测有限公司按照“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关于《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要求,召开专家研讨会,从标准框架、标准起草等角度广泛论证,从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方面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方法验证,明确和规范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标准草案。
4、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于2025年05月提交《空气及废气中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拟定于2025年05月网上公示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
5、专家审核
拟定于2025年6月召集专家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