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系统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进阶.docx
文件大小:41.6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4.08千字
文档摘要

系统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摘要】单元复习课要把单元内学习的知识进行集中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和思维脉络。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应当帮助学生系统建构知识体系,促进思维进阶的策略;巧妙布置知识梳理的前置作业,通过复习内容和方式的相互融合,借助多元的课后练习方式,发展整体性思维。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知识梳理体系建构思维进阶

单元复习课是把单元内零散的知识点集中起来,在辨析时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沟通内在联系,形成思维脉络,建构知识体系,以此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整体性思维水平。

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设计单元复习课时只注重解题方法的培养,忽略了复习题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复习课单调乏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让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从“平淡”走向“精彩”,帮助学生系统建构知识体系,促进思维进阶?

一、知识梳理:前置作业精设计,更快走进“发展区”

维果茨基提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有两个层次:一是学生现有水平,二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时,教师要想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则要不断调动并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而“前置性作业”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新授知识后的一项创造性作业。精心设计的前置性作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促进学生从第一水平到达第二水平,加快学生发展。

“前置性作业”概念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率先提出的,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本研究将前置性作业定义为“课堂前教师布置的尝试性自主练习”。单元复习课上,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的知识点,因此,在布置复习课的前置作业时可以采用多种类型。

(一)知识点总结型

思维导图是梳理知识点的有效方法,学生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设计。

【案例1】单元复习“分数除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分数除法”这一单元,现在发挥你的特长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点绘制一份思维导图吧!

1.想一想:本单元学习过哪些内容?你能将它们总结一下吗?

2.做一做:梳理知识点,设计版面和绘画,制作一幅思维导图吧!

建议:可以适当增加重难点提示、易错提示等。

思维导图是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工具,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系统地归类和整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口头表达型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掌握良好的数学表达能力是提升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的必要条件。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例如,六年级上册中学习了很多种情境复杂地解决问题,学生往往表达不清数量关系式,在单元复习前可以布置口头作业。

【案例2】期末总复习“解决实际问题”作业单

请你找出每题中的单位1,并说一说数量关系。

1.一本书已经看了80%。

2.实际用水比计划用水节约10%。

3.乙数比甲数的20%多8。

4.一件外套降价了。

5.一块地的种番茄。

(三)典型习题回顾型

设计前置作业时除了知识点的整理与构建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降低课前复习的难度,并设计动手操作的发展性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1.填一填。

(1)计量一个长方体的棱长用()单位,计量它的表面积用()单位,计量它的体积用()单位。

(2)计量一个长方体烟囱的用料面积,就是求它的()面、()面、()面和()面。

(3)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合并成一个新的大长方体,要使它的表面积最大,需重合()面;要使它的表面积最小,需重合()面。

2.自我挑战(自主选做)。

丁叔叔打算用一张长12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高1分米的长方体无盖小水箱。小强帮助丁叔叔设计了剪裁方式,将四个角剪去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然后焊接成无盖的长方体。

①小强这种设计方式的利用率是多少?

②做成这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多少升?

(厚度忽略不计)

③你还有其他剪裁方法吗?画一画,做一做。

你的长方体的长()分米、宽()分米。

当然,复习课的前置作业类型还有很多,充满趣味性、探究性、开放性的前置作业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给枯燥无味的单元复习课注入新的生机。

二、体系建构:内容方式巧融合,提升知识系统性

数学知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而教材的编排也是螺旋式的,每个独立的单元都具有逻辑性,同时每个单元之间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日常教学中大多是割裂式的,学生在反复接触知识点的同时不仅获得了数学思维逻辑的进步,也产生了一些困扰:一些重复的知识点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可能会混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问题。在总复习阶段可以尝试打破传统教学“单元式”的整体复习,避免采取与之前单元结束时相同的复习策略,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