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孟尝君:庶子如何逆袭?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上一讲说到,公元前314年,齐国一度吞并了燕国,但是齐军表现很差,
很快又退出了燕国。整个过程,大概就是一大口吞下去,噎住了,又一
口吐了出来,齐国添了不少恶心,但并没有获得多少收益。
赵武灵王听从乐毅的建议,让反对齐国的情绪,在国际社会充分发酵,
又支持燕昭王成为燕国国君。
燕昭王肯定是想报复齐国的,但是齐国比燕国强大太多了,暂时看起来
并没有什么希望,所以他必须小心掩盖自己内心的仇恨。
齐国呢?燕国恨自己这事,大概知道,但是没太在乎,不过这次大规模
出击之后没什么好处,他们又变得对外政策消极了。反正经济发展水平
高,齐王不作为,齐国社会还是很有活力的。
大致也就在这段时间里,齐国有一个人崭露头角,这个人就是战国四公
子之首的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的身世
同步日更一手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断更
《史记》里有一篇《孟尝君列传》,不过早就说过,《史记》写到齐国
历史,错误很多。这里又显出《战国策》的可贵了。
当然《史记》大量也是依据《战国策》写的,不过《史记》选择的是故
事性最强的部分,《战国策》还有些比较枯燥的内容,才是更接近实录
的。
近代以来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作了非常精彩的考证,时间关系,我不和
大家介绍考证过程了,直接说考证后的结论。
孟尝君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这个人很重要。
《史记》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弟弟,大概是错了。田婴
是齐威王的弟弟,齐宣王的叔叔。
田婴这个人我们前面讲过,可以回顾诸侯称王那一讲。
大概是,齐国有重用宗室的传统,田忌和邹忌将相不和,最后两败俱伤,
田婴就掌权了,尤其是,他获得了“薛”这块封地。
薛也就是“魏齐会徐州相王”的徐州,这个地方,和齐国本土之间隔着
鲁国,此外和宋国、魏国、楚国,却都毗邻。
关于田婴,《战国策》里记载了好几条争论:
同步日更一手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断更
有的是楚国方面的反应。楚王开始很愤怒,后来却转变了主意,因为觉
得齐国把这么重要的地方封出去,是削弱自己,对自己反而是好事,于
是乐见田婴作了薛邑的封君。
有的则是田婴自己的想法。田婴想在薛地修筑城防工事,有不少门客去
谏阻他,田婴都懒得听。有个门客说,我就和您说三个字,多说一个字,
您就煮了我。田婴就让他说了。这个门客说:“海大鱼。”不说了。田
婴让他继续说,门客还卖关子,我不拿性命开玩笑。最后才说:“海里
的大鱼,各种捕鱼工具对它都是无能为力的,但一旦因为得意忘形离开
了水,蝼蚁也能随意摆布它。齐国也就如同您的大海,如果您有齐国为
您遮风挡雨,不需要在薛地花多少心思,也能安全自在;而您如果失去
了齐国,即使将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又有什么作用呢?”
听了这番高论,田婴也就放弃了在薛邑修城墙的打算。
门客这番话,田婴听进去了,说明他认可门客的比喻,齐国是自己的大
海,自己这条大鱼,应该活在海里。最好的人生选择,还是做一个齐国
的权臣。
但是田婴的继承人孟尝君,看法却不是这样的。薛邑地理上就是和齐国
隔开的,薛邑和齐国,本来就不是一片完整的大海。
同步日更一手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断更
孟尝君也不认为自己是齐国这片大海里的鱼,他是满天下乱窜的兔子,
而薛邑是兔子的一个窝而已。
当然,孟尝君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是很遥远的未来的事。孟尝君刚生
下来的时候,面对的是能否活下来的问题。
孟尝君迈过三道坎
孟子有句话:“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chèn)疾。独孤臣孽
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上》)
这里的孽子是小老婆生的儿子的意思。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
知识,往往是因为他常处于忧患之中。只有孤立之臣、庶孽之子,他们
时常警醒自己,深深地担忧祸患,所以才能通达事理。
这句话很适合用来评价孟尝君。孟尝君是典型的孤臣孽子,他生来是大
贵族之家的边缘人,还是那句话,什么你都能看见,但什么都不是你的,
但又不是一定什么都不是你的。
孟尝君的母亲,身份是田婴的一个卑贱的女奴。孟尝君的生日是五月初
五,当时被认为很不吉利。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多一个少一个是无所
谓的事,所以打算把孟尝君杀掉。但母亲拼死保下了这孩子,悄悄养大。
这个死里逃生的孩子,要成为未来的风云人物,要解决三个问题:
同步日更一手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断更
第一个,被父亲认可;
第二个,成为家族的管家;
第三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