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海城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6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文件大小:77.17 KB
总页数:5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3.9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海城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6人)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人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被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A.CG

B.GG

C.XY

D.XX

【答案】:C

【解析】在人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类性别决定相关,被称为性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X。而CG和GG并不是正常人类性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所以正确答案是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

2、商品的交换原则是()。(注:此处题目原始表述已经较为规范,无需改写)

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等价原则

D.赢利原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交换原则的相关知识。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如果不是等价交换,商品交换就不能长久持续下去。公平原则强调在交换过程中要公平公正,但它不是商品交换的核心原则;平等原则一般体现在市场主体的地位等方面,并非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则;赢利原则是生产者或经营者进行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并非商品交换的原则。所以商品的交换原则是等价原则。

3、甲在回家途中路过乙家门口时,被乙家的狗追咬。为避免被狗咬伤,甲夺过路边丙水果摊上的水果扔向狗,导致丙损失了若干水果。甲的行为属于()。

A.侵权行为

B.自助行为

C.紧急避险

D.防卫过当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种行为的定义来分析甲的行为性质。侵权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法定义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在本题中,甲并非故意侵害丙的权益,而是为了避免自身被狗咬伤才做出这样的行为,所以不属于侵权行为。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受到不法侵害之后,为保全或者恢复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的行为。本题中,甲的目的是躲避狗的追咬,并非为了保全或恢复自己的权利而对他人财产或自由施加措施,因此不属于自助行为。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本题中,甲面临被乙家狗追咬这一正在发生的危险,在来不及采取其他更好的避免被咬伤的方法时,夺过丙的水果扔向狗,牺牲了丙的较小财产利益,保全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这一更大的利益,且这种行为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防卫过当针对的是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行为,而本题中,甲的行为并不是针对狗的主人乙,也不是针对不法侵害,所以不属于防卫过当。综上,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4、四书五经泛指儒家经典。下列著作中不属于“四书”的是()。

A.《春秋》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对“四书”这一儒家经典范畴的了解。“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并非“四书”范畴。所以不属于“四书”的著作是《春秋》。

5、智能眼镜、智能手套、智能手表等越来越多的可穿戴技术设备开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产生影响。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穿戴设备还将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贴心生活伴侣。这表明: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B.消费决定生产的对象和水平

C.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D.培育消费热点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答案】:D

【解析】题干描述了可穿戴技术设备逐渐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且在未来有望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贴心生活伴侣,强调的是技术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动力,但题干重点并非强调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所以不是体现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水平,而不是消费决定生产的对象和水平,该表述本身错误。可穿戴技术设备作为技术进步的成果,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并在未来会成为贴心生活伴侣,这清晰地表明技术进步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题干主要围绕技术进步对生活的影响,而非消费热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综上,答案体现了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6、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16岁高中生甲与某电脑销售公司签订了购买一台价值20000元电脑的合同

B.重症精神病人乙与某开发商签订房屋购买合同

C.丙租借丁的小汽车用于走私,与丁签订每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