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首诊负责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B.若患者需转科,首诊医师应与接收科室医师做好交接,无需亲自陪同
C.对急危重症患者,首诊医师应立即抢救,不得因费用问题延误救治
D.首诊医师非本科室疾病时,应先评估患者病情稳定性,再引导至相关科室
答案:B(需亲自陪同或安排医护人员陪同)
2.三级查房制度中,关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的要求,正确的是()
A.每周至少查房1次
B.重点检查疑难、危重、待手术、术后患者的诊疗情况
C.查房时仅需听取住院医师汇报,无需亲自查体
D.查房记录由住院医师完成,无需上级医师审核
答案:B(主任医师每周至少2次;需亲自查体;记录需上级医师审核)
3.关于会诊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会诊应在24小时内完成
B.急会诊需10分钟内到达现场
C.多学科会诊(MDT)需由主治及以上医师提出申请
D.外院会诊需经医院医疗管理部门批准
答案:C(MDT需由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医疗管理部门提出)
4.分级护理制度中,特级护理的适用对象不包括()
A.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患者
B.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C.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D.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答案:C(复杂或大手术后患者属于一级护理)
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值班医师可在值班期间处理个人事务,只要保证随叫随到
B.交班前,值班医师需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写好交班记录
C.接班医师未到岗时,值班医师可提前离岗
D.急危重症患者交班时,仅需口头交接病情,无需查看患者
答案:B(值班期间不得擅自离岗;接班未到岗不得离岗;需床旁交接)
6.疑难病例讨论的参与人员不包括()
A.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
B.住院医师、实习医师
C.相关科室专家(必要时)
D.患者家属(需本人同意)
答案:D(讨论一般不邀请患者家属参与)
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中,关于抢救记录的要求,正确的是()
A.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补记
B.记录内容包括抢救时间、措施、用药、患者反应等
C.仅需经主治医生审核签字
D.口头医嘱可在抢救结束后4小时内补记
答案:B(抢救记录需在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需经参与抢救的最高级别医师审核;口头医嘱需在执行时复述,抢救结束后立即补记)
8.术前讨论制度中,需进行全科讨论的手术是()
A.二级手术
B.三级手术
C.四级手术
D.门诊小手术
答案:C(四级手术、疑难复杂手术、新开展手术需全科讨论)
9.死亡病例讨论应在患者死亡后()内完成
A.3天
B.7天
C.10天
D.14天
答案:B
10.查对制度中,输血时需核对的内容不包括()
A.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B.血型、血袋号、血液种类
C.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D.献血者职业
答案:D(需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信息、配血结果)
11.手术安全核查的三个时间节点是()
A.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B.患者入室时、手术开始前、缝合皮肤前
C.麻醉诱导后、手术进行中、缝合腹膜前
D.术前访视时、手术开始前、术后复苏时
答案:A
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中,四级手术指()
A.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
B.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C.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手术
D.风险高、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答案:D(一级:低风险简单;二级:一般风险;三级:较高风险;四级:高风险复杂)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的第一责任主体是()
A.申请医师
B.科室主任
C.医院学术委员会
D.医疗管理部门
答案:B(科室主任为科室新技术准入第一责任人)
14.危急值报告制度中,“危急值”指()
A.检查结果正常但需关注的数值
B.提示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边缘的检查结果
C.实验室误差导致的异常结果
D.仅需记录无需处理的临界值
答案:B
15.病历管理制度中,门(急)诊病历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