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成为科学,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杜威
B、苏格拉底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成为科学,并认为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将教育学建立在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理论之上,使教育学逐渐走向独立和完善。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提出了泛智教育等重要教育思想;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等实用主义教育理念;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以问答法等教学方式闻名。
2.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动力作用
B、基础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童年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具有该阶段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题干中针对童年期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特殊安排,是依据儿童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的,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教育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A、教育的社会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艺术属性
D、教育的科学属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认为教育是动物本能的活动,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教育看成是人类的本能活动,也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二者都没有认识到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5.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A、实质教育论
B、传统教育论
C、现代教育论
D、形式教育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形式教育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涉及的范围更广,并非单纯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
6.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A、教师促成
B、群体促成
C、任务促成
D、自我促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由于某一特定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纪律要求。题干中,小华和同学们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这一任务,达成共识牺牲课余休息时间、放弃一些爱好来规范参赛行为,这属于任务促成的纪律。教师促成的纪律是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群体促成的纪律是在群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自我促成的纪律是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所以答案选C。
7.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苏联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教育学》
D、《普通教育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苏联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强调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9.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