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细菌性阴道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加德纳菌
C、沙眼衣原体
D、大肠埃希菌
E、溶血性链球菌
正确答案:B
2.符合输卵管妊娠化疗条件的是()
A、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2cm
B、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4000UL
C、B超检查示中等量盆腔积
D、肝功能异常
E、突发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
正确答案:A
3.初产妇,25岁。妊娠41周,宫缩规律,枕左前位,胎心140次/分,宫口开大3cm,胎头未衔接。最可能符合本产妇实际情况的骨盆测量数值是()
A、坐骨棘间径10cm
B、对角径13cm
C、骶耻外径17cm
D、髂棘间径25cm
E、髂嵴间径27cm
正确答案:C
4.女,28岁。妊娠40天,因下腹阵痛伴阴道少量出血1天就诊。查体: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宫口未开。既往妊娠50天时自然流产1次。日前对该患者的正确处置是()
A、肌注炔雌醇抑制宫缩
B、静点缩宫素止血
C、行刮宫术清除宫内胚胎
D、行宫颈内口环扎术保胎
E、静卧保胎
正确答案:E
5.关于分娩的概念,正确的是()
A、妊娠28周至37周分娩为早产
B、妊娠28周及28周以内分娩为流产
C、临产后胎儿死亡为死胎
D、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分娩为足月产
E、妊娠43周之后分娩为过期产
正确答案:D
6.关于子宫腺肌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CA125可轻度升高
B、可有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C、可有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D、子宫均匀性增大
E、发病机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同
正确答案:E
7.女,30岁。妊娠40周,临产12小时后在产钳助娩下分娩一4100g女婴,胎儿娩出后15分钟胎盘人工剥离取出,检查胎盘无异常,继之发生阴道大量流血。该患者分娩过程中,在胎肩娩出后为防止产后出血应预防性使用()
A、止血药物
B、缩宫素
C、输血浆
D、抗生素
E、输血
正确答案:B
8.属于骨盆底内层(即盆膈)肌肉的是()
A、坐骨海绵体肌
B、球海绵体肌
C、会阴深横肌
D、肛门外括约肌
E、肛提肌
正确答案:E
9.24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9小时入院。查:髂棘间径24cm,骶耻外径19cm,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枕左前位,胎心140次/分。肛查宫口开大4cm,S=0。2小时后产妇呼叫腹痛难忍,检查宫缩1分钟1次,持续40秒,宫缩时胎心116次/分,子宫下段压痛明显。阴道检查宫口开大5cm,先露为胎头.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肌注哌替啶或地西泮
B、停止静滴缩宫素,继续观察产程
C、立即行剖宫产术
D、即刻作宫缩应激试验,若异常行剖宫术
E、等待宫口开全行产钳术
正确答案:A
10.女,25岁产后10天,下腹痛伴发热3天。查体:T39℃,P98次/分,R26次/分。浓血性恶露,有恶臭。血常规:WBC13X10/L,NO.88。最可能的诊断是()
A、晚期产后出血
B、产褥中暑
C、急性膀胱炎
D、正常产褥
E、产褥感染
正确答案:E
11.女,33岁。继发性痛经3年。检查子宫后倾屈,7.5cm×7.0cm大小,质硬。本例不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为()
A、不孕
B、月经稀发
C、性交疼痛
D、经量过多
E、经期延长
正确答案:B
12.初产妇,23岁。孕42周。规律宫缩6小时,宫颈口开大4cm,胎膜破裂,羊水黄绿色,胎心率102次/分。首选的治疗措是()
A、米索前列醇加强宫缩
B、等待自然分娩
C、静滴硫酸镁抑制宫缩
D、立即剖宫产
E、静滴缩宫素加强宫缩
正确答案:D
13.女,34岁,G1P0。停经48天,阴道出血3天。平素月经规律,1周前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伴下腹隐痛。体检发现宫口有血块堵塞,子宫增大如孕9周大小,质软,无压痛。妇科超声显示:宫腔内多发囊性区,呈“落雪状”。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
A、葡萄胎
B、侵袭性葡萄胎
C、先兆流产
D、难免流产
E、异位妊娠好
正确答案:A
14.过期妊娠无关的是()
A、羊水过多
B、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C、巨大胎儿
D、胎盘缺乏硫酸酯酶
E、头盆不称
正确答案:A
15.关于女性生殖道防御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正常阴道菌群以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
B、妇女正常月经可增加宫腔感染机会
C、阴道正常为碱性环境,可抑制病原体生长
D、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防止外界污染
E、阴道黏膜为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强
正确答案:D
16.女,26岁。人工流产术后1周,发热5天,下腹痛3天。查体:T39.2℃,P105次/分,BP105/70mmHg。妇科检查:宫颈口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正常大小,压痛明显,双附件稍增厚,压痛(+),右侧为重。血WBC14×109/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