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胎膜早破护理规范.pptx
文件大小:2.8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演讲人:

日期:

胎膜早破护理规范

CATALOGUE

目录

01

疾病概述与风险因素

02

临床诊断与评估标准

03

紧急处理流程规范

04

分娩期护理措施

05

新生儿照护要点

06

出院后健康指导

01

疾病概述与风险因素

胎膜早破定义与分类

01

胎膜早破定义

在临产前发生胎膜自然破裂,称为胎膜早破。

02

胎膜早破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分为足月胎膜早破和未足月胎膜早破,后者又可分为早产胎膜早破和流产合并胎膜早破。

高危人群特征分析

高龄产妇

宫颈功能不全

营养不良

宫腔内压力异常

年龄超过35岁的产妇,胎膜早破风险增加。

孕期维生素C、D和锌等营养素缺乏,易导致胎膜发育不良,增加早破风险。

宫颈内口松弛或宫颈过短,导致胎膜受力不均而早破。

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情况,使宫腔内压力过高,胎膜易破。

母胎并发症风险

母体感染

胎盘早剥

脐带脱垂

早产和流产

胎膜早破后,细菌容易上行感染至子宫内,引起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等。

胎膜早破后,羊水流出过多,可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引起胎盘早剥。

脐带可能随着羊水流出而脱垂,造成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未足月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和流产,影响胎儿存活率。

02

临床诊断与评估标准

胎膜早破通常不伴有腹痛等产兆,但可能伴有胎儿宫内窘迫。

无腹痛等产兆

在破膜后,宫口可能会逐渐扩张,但不一定与产程相符。

宫口扩张

01

02

03

04

孕妇突感有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有时可混有胎脂及胎粪。

阴道流液

若羊膜囊破裂,羊水量会明显减少。

羊水量减少

典型症状识别要点

辅助检查方法(pH试纸/超声)

将pH试纸放入阴道内,若试纸变蓝色,则表明有碱性羊水流出,支持胎膜早破的诊断。

pH试纸检测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羊水量及羊膜囊的情况,有助于确认胎膜早破的诊断。

超声检查

可直接观察胎儿先露部及羊膜囊的情况,但需在消毒条件下进行。

羊膜镜检查

孕周与破膜时间判定

孕周判定

早产与足月产区分

破膜时间判定

观察产程进展

根据末次月经时间、早孕反应时间、胎动时间及产前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孕周。

根据孕妇主诉、产科检查结果及辅助检查,确定胎膜破裂的时间。

根据孕周及破膜时间,判断是早产还是足月产,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若破膜后产程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终止妊娠。

03

紧急处理流程规范

体位管理与预防感染

体位管理

抬高臀部,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羊水过多流出,减轻胎膜早破带来的压力。

01

保持外阴清洁

使用消毒会阴垫,每日清洁外阴部,预防感染。

02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孕妇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3

宫缩抑制剂使用指征

对于孕周小于34周且无感染的孕妇,可使用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

延长孕周

缓解宫缩

预防并发症

对于宫缩过强或过频的孕妇,可使用宫缩抑制剂缓解宫缩,改善胎儿宫内状况。

对于胎膜早破伴有羊水过少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孕妇,可使用宫缩抑制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感染

对于胎膜早破伴有羊膜腔感染者,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并发症

用药前评估

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对孕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感染指标、药物过敏史等,确保用药安全。

对于胎膜早破超过12小时且未临产的孕妇,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抗生素应用时机选择

04

分娩期护理措施

产程监测重点指标

宫缩情况

胎儿下降

宫颈扩张

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宫缩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宫缩的对称性,以评估产程进展。

密切监测宫颈扩张程度,包括宫口开全和宫口扩张速度,及时发现产程延缓。

观察胎儿头部在产道中的下降情况,判断胎头是否顺利进入产道。

定时测量产妇的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胎心异常应对方案

立即吸氧

发现胎心异常,应立即给产妇吸氧,提高母体和胎儿的氧含量。

01

左侧卧位

让产妇采取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儿供氧状况。

02

药物治疗

如情况无改善,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调节母体的血流和子宫收缩。

03

紧急剖宫产

在胎心严重异常且其他措施无效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

04

产妇心理支持策略

提供信息

情感支持

疼痛管理

产后关怀

向产妇提供分娩过程和可能遇到的情况的详细解释,消除其恐惧和焦虑。

给予产妇持续的关心和鼓励,让她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医护人员的支持。

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镇痛、按摩、呼吸和放松技巧等。

分娩后,继续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产妇顺利过渡到母亲角色,并关注其产后恢复情况。

05

新生儿照护要点

早产儿呼吸支持准备

评估早产儿呼吸状况

观察早产儿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有无呼吸暂停等,及时发现异常。

02

04

03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早产儿呼吸道分泌物,采取侧卧位,以利于分泌物排出。

准备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