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疑难护理体系构建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攻击性行为处置01疑难病例基本特征03自伤风险干预机制04药物反应监护策略05家庭支持系统建设0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疑难病例基本特征01
复杂症状组合定义精神科症状多样性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医学难以解释的症状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幻觉、妄想、情感障碍、认知障碍、行为紊乱等。如疼痛、不适、乏力、失眠等,常规检查无法找到明确病因。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多种症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共病管理特殊要求与其他精神疾病共病如抑郁症与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等,需综合评估、诊断和治疗病对护理的挑战共病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治疗复杂、护理难度增加。与躯体疾病共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对精神症状的影响。共病管理的重要性及时识别、评估和治疗共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风险评估维度自杀风险评估评估患者自杀意念、计划、行为等,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攻击性行为风险评估评估患者对他人的攻击性,采取必要的约束和保护措施。跌倒风险评估评估患者跌倒风险,采取跌倒预防措施,如环境改造、康复训练等。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饮食、洗漱、穿衣等,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攻击性行为处置02
暴力预警信号识别患者言语中出现威胁、侮辱、挑衅等攻击性语言或表达。攻击性语言患者出现愤怒、焦虑、烦躁等情绪异常波动,难以平静。情绪异常波动患者出现攻击性姿态或动作,如紧握拳头、咬牙切齿、瞪视等。攻击性姿态或动作患者拒绝接受治疗或护理,甚至拒绝与他人交流。拒绝接受治疗或护理
约束技术伦理准则合法性原则尊重患者原则最小化原则安全性原则使用约束技术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患者权益得到保护。尽量使用最低程度的约束,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限制和伤害。在使用约束技术时,应尊重患者的尊严和人格,避免侮辱和歧视。使用约束技术时,应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环境安全改造要点消除危险物品环境布局调整光线和色彩家具和设备选择将可能用于攻击或自伤的物品,如锐利器具、玻璃制品等,从患者所处环境中移除。调整环境布局,确保空间宽敞、通道畅通,避免过于拥挤或复杂的环境。使用柔和的光线,避免刺激性的色彩,以减少患者的情绪波动和攻击行为。选择不易被搬动或用作攻击的家具和设备,并确保其稳固性。
自伤风险干预机制03
自杀意念动态监测量表评估采用自杀意念量表进行定期评估,了解患者自杀意念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0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语、情绪和行为,如是否有自杀计划的表达、绝望情绪的流露等。02信息收集收集患者的生活背景、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以便全面评估自杀风险。03
保护性沟通话术使用开放式问题和倾听技巧,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倾听技巧表达对患者情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情感支持在沟通中及时发现患者的自杀倾向,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危机干预
物理防护设施配置紧急救援设置紧急呼叫系统,确保在患者出现自杀行为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援。03在窗户、阳台等危险区域设置防护网或栏杆,确保患者无法轻易到达。02防护措施环境安全移除或锁定可能用于自杀的物品,如锐利器具、药品等。01
药物反应监护策略04
罕见副作用识别对于新药或罕见副作用较多的药物,需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严密监测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上报机制加强医护人员对药物副作用的认知,提高对潜在副作用的警觉性。鼓励患者及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疑似药物副作用,并进行专业评估。
代谢综合征管理代谢指标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01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降低代谢负担。02运动指导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适度的运动方案,促进代谢功能恢复。03
向患者普及药物知识,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用药教育尽量减少药物种类和用药次数,降低用药复杂性,提高依从性。简化用药方案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解决用药过程中的疑虑和困难,提高依从性。心理支持服药依从性提升
家庭支持系统建设05
家属疾病认知教育家庭护理知识提供家属关于患者日常生活、心理支持和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03教育家属了解精神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长期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02疾病对家庭的影响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提高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了解疾病的本质、症状和治疗方法。01
居家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基本的生活自理,如洗漱、穿衣、进食等。日常生活技能心理支持技能应急处理技能教育家属如何识别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培训家属在患者发病或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包括如何安抚患者、寻求专业帮助等。
社区资源衔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