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椎旁阻滞的护理.pptx
文件大小:3.4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2.46千字
文档摘要

椎旁阻滞的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03

术前护理准备

04

术中配合要点

05

术后护理管理

06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概述

01

概述

PART

椎旁阻滞定义与原理

01

椎旁阻滞定义

椎旁阻滞是通过在椎旁间隙注射药物,达到阻滞神经传导、减轻疼痛的目的。

02

椎旁阻滞原理

椎旁阻滞主要作用于脊神经节和神经根,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实现镇痛效果。

相关解剖位置解析

椎旁间隙位于脊柱两侧,是神经根和脊神经节所在的重要区域。

椎旁间隙

神经根是脊髓与周围神经之间的连接部分,负责传递神经冲动和感觉信息。

神经根

脊神经节是交感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内脏功能和感觉传导的作用。

脊神经节

疼痛治疗

椎旁阻滞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

手术麻醉

椎旁阻滞也常用于手术麻醉,特别是胸部、上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麻醉。

诊断性阻滞

椎旁阻滞还可用于诊断性阻滞,帮助确定疼痛的原因和部位。

临床应用范围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PART

急性疼痛

如手术后疼痛、创伤性疼痛、急性炎症性疼痛等。

01

慢性疼痛

如颈肩腰腿痛、关节痛、神经源性疼痛等。

02

癌性疼痛

如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

03

其他

如血管性疼痛、交感神经性疼痛等。

04

适用病症分类

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凝血功能障碍

如脊柱结核、脊柱裂、脊柱侧弯等。

脊柱畸形或病变

01

02

03

04

穿刺部位感染、脓肿等。

局部感染或炎症

如脊髓压迫、多发性硬化等。

神经系统疾病

禁忌症判断标准

患者风险评估要点

年龄与身体状况

疼痛程度与部位

用药史与过敏史

心理状况

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以及是否适合椎旁阻滞。

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避免药物过敏。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确保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03

术前护理准备

PART

患者评估与教育

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神经功能、脊柱形态等,以确定是否适合椎旁阻滞。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为后续镇痛治疗提供参考。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椎旁阻滞的原理、过程、风险和效果,解答患者疑虑,取得患者配合。

术前教育

器械与药物准备

核查器械与药物

在操作前认真核查所用器械和药物,确保无误。

03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局麻药和镇痛药物,如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芬太尼等。

02

药物准备

器械准备

准备穿刺针、导管、无菌手套、消毒物品、局麻药、抢救药品等。

01

体位选择与标记

体位选择

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舒适度,选择合适的体位,如侧卧位、俯卧位等。

01

体位固定

用固定带或沙袋固定患者体位,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静止。

02

标记穿刺点

根据体表解剖标志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准确标记椎旁穿刺点,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03

04

术中配合要点

PART

无菌操作规范执行

确保穿刺部位及周边皮肤无菌,使用无菌器械和消毒液。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穿刺过程无菌操作

无菌敷料覆盖

在穿刺过程中,保持手部及穿刺针的无菌状态,避免污染。

穿刺完成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防止细菌侵入。

术中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平稳。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如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椎旁阻滞涉及麻醉操作,需密切监测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

麻醉深度监测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

应急处理预案启动

紧急状况处理流程

熟悉紧急状况处理流程,如呼吸心跳骤停、局麻药中毒等,确保快速、有效地处理。

03

检查急救设备是否完好,如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等,确保应急使用。

02

应急设备检查

应急药品准备

备好急救药品,如升压药、抗过敏药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使用。

01

05

术后护理管理

PART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局部血肿和感染

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低血压和心率失常

01

02

03

04

监测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及时发现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观察患者排尿和排便情况,警惕尿潴留和肠梗阻的发生。

尿潴留和肠梗阻

并发症早期识别

穿刺部位观察要点

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

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警惕局部血肿或水肿的形成。

穿刺点周围皮肤状况

评估患者穿刺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确保神经未受损。

穿刺部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01

02

04

03

穿刺部位有无肿块或隆起

活动与饮食指导

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01

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