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的治疗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骨折分型标准03保守治疗方案04手术治疗方法05术后康复管理06并发症防治01疾病概述
01疾病概述PART
髌骨解剖结构特点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髌骨前面粗糙,后面为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关节。髌骨在膝关节中的重要作用髌骨的血供特点髌骨具有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力量,伸直膝关节的作用。髌骨前面血供丰富,由膝外上动脉、膝内上动脉、膝下动脉、胫前动脉和腘动脉等五支动脉供血,后面血供较少。123
骨折发生机制如摔倒时髌骨着地、车祸等外力直接作用于髌骨上,导致髌骨骨折。直接暴力如股四头肌突然猛力收缩,使髌骨受到牵拉而发生骨折。间接暴力如骨质疏松症、髌骨软化症等,使髌骨脆弱,易发生骨折。骨骼疾病
临床表现与诊断疼痛与肿胀髌骨骨折后,患者出现膝部剧烈疼痛、肿胀,有时可触摸到骨折的髌骨。膝关节功能障碍髌骨骨折后,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屈曲时疼痛加重。皮下淤血斑和皮肤擦伤骨折后,膝部皮肤可出现淤血斑或擦伤,这是由于骨折断端出血渗透到皮下组织所致。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是髌骨骨折的重要诊断手段。CT和MRI检查可进一步了解骨折的详细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2骨折分型标准PART
横型骨折时,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形成的角度接近90度,几乎垂直。横型骨折特征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由于横型骨折时骨折端之间的接触面较大,因此相对稳定,不易发生移位。骨折端不易移位横型骨折多发生在骨骼的中段部位,较少见于骨骼两端。常见于骨骼中段
粉碎性骨折判定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粉碎性骨折是指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的骨折,属于完全性骨折位困难,稳定性差由于粉碎性骨折的骨折块数较多,手法复位困难,复位后稳定性也较差。骨折块数较多粉碎性骨折时,骨折块数较多,且骨折块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大多需要手术治疗粉碎性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内固定器材来保持骨折的稳定性和促进骨折愈合。
纵型骨折分类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平行纵型骨折时,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平行,也称为骨干部骨折。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常见于长骨根据骨折端是否稳定,纵型骨折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稳定型骨折端相对稳定,不易发生移位;不稳定型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发生移位。纵型骨折多发生在长骨,如股骨、肱骨等,较少见于短骨和不规则骨。123
03保守治疗方案PART
对于无移位的髌骨骨折或移位小于2毫米的轻度移位骨折,可以采用石膏固定保守治疗。石膏固定适应症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小于2毫米对于稳定性较好的髌骨骨折,如横行骨折或无明显分离的骨折,也可以选择石膏固定。稳定性骨折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可以选择石膏固定保守治疗。患者手术风险较高
支具选择与应用髌骨支具是一种专门用于固定髌骨的支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固定效果优于石膏。髌骨支具膝关节支具功能性支具对于髌骨骨折伴有膝关节不稳的患者,可以采用膝关节支具进行固定,以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功能性支具可以允许患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关节活动,有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康复介入时机早期康复后期康复中期康复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可以进行早期康复,包括踝关节、足趾等远端关节的活动和肌肉收缩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去除石膏后,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更加积极的康复训练,包括直腿抬高、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肌肉力量增强。当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肌肉力量明显增强时,可以进行后期康复,包括静蹲、步行等训练,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04手术治疗方法PART
手术原理手术适应症通过钢丝、钢缆或克氏针等内固定器材,在骨折两端产生张力,使骨折端紧密接触并保持稳定,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髌骨横向骨折或斜形骨折,尤其是中、青年患者的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手术步骤清理骨折端、复位、内固定器材的选择与安装、缝合伤口等。术后康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切除髌骨的一部分,以减轻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为主要目的。适用于髌骨骨折严重粉碎、无法复位或固定的情况,以及髌骨软化症、髌骨脱位等病变。确定切除范围、切除髌骨部分、修复周围软组织、缝合伤口等。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髌骨部分切除术手术原理手术适应症手术步骤术后康复
全髌骨切除指征手术原理手术适应症手术步骤术后康复完全切除髌骨,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为主要目的。适用于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髌骨肿瘤、严重的髌骨软化症等病变,且无法通过其他手术方法治疗的情况。切除髌骨、修复周围软组织、缝合伤口等。长期的关节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需注意防止关节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