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科术前护理规范要点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术前综合评估
02
专科皮肤准备
03
体位适应性训练
04
疼痛管理方案
05
感染预防控制
06
应急准备机制
01
术前综合评估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
6px
6px
6px
对四肢及躯干肌肉的力量进行评估,了解肌肉状态。
肌力评估
观察步态、协调性、平衡能力等,评估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能力。
运动功能评估
检查皮肤感觉功能,如触觉、痛觉、温觉、位置觉等,评估神经系统感觉传导功能。
感觉功能评估
01
03
02
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等生理反射,以及病理反射,评估神经反射的完整性。
反射检查
04
影像学资料完整性
X光片
评估脊柱序列、曲度、骨质改变等。
01
CT
观察脊柱骨性结构、椎管形态及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
02
MRI
显示脊髓、椎间盘、神经根等软组织的病变,以及脊髓病变的节段和范围。
03
其他检查
如骨扫描、PET等,了解病变部位及性质。
04
血压控制
血糖控制
术前需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少手术风险。
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稳定水平,避免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基础疾病控制状态
心肺功能评估
评估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手术耐受性。
02
专科皮肤准备
手术区域清洁标准
清洁时间
清洁用品
清洁范围
清洁效果
术前沐浴,确保手术区域皮肤清洁。
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消毒液或肥皂清洁皮肤。
手术区域及其周围皮肤,去除污垢、油脂和毛发。
皮肤清洁无残留,无异味。
备皮范围与操作规范
备皮范围
操作规范
备皮工具
备皮后处理
手术切口周围20cm以内的皮肤,包括毛发、污垢和油脂。
一次性备皮刀、软毛刷、消毒液等。
备皮前检查备皮工具是否完好,备皮时保持皮肤紧绷,避免划伤。
用消毒液再次清洁备皮区域,确保无毛发、污垢和油脂残留。
皮肤完整性保护措施
术前皮肤评估
评估患者皮肤状况,如有无破损、感染、皮疹等。
皮肤保护
采取遮盖、固定等措施,避免手术区域皮肤受压、摩擦和牵拉。
皮肤保湿
术前使用保湿乳液,保持皮肤水分,减少皮肤干燥和损伤。
皮肤消毒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手术区域皮肤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03
体位适应性训练
俯卧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练习,以适应术中长时间保持此体位,缓解不适。
侧卧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侧卧位练习,以便在术中随时转换体位,提高手术效率。
俯卧位通气训练
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通气练习,以确保患者在术中能够正常呼吸。
术中体位模拟训练
术后功能位指导
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情况,制定早期功能位方案,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早期功能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关节活动度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整体功能恢复。
运动康复训练
支具佩戴适应方法
佩戴时间
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建议,合理安排支具佩戴时间,避免长时间佩戴引起不适。
03
指导患者正确佩戴支具,确保支具与身体贴合,达到固定效果。
02
佩戴方法
支具选择
根据手术部位和康复需求,选择适合的支具类型和尺寸。
01
04
疼痛管理方案
疼痛等级评估标准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通过评分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疼痛水平。
数字评分量表(NRS)
语言描述评分量表(VDS)
将疼痛程度用数字表示,患者可选择相应数字评估自身疼痛程度。
让患者用自身语言表达疼痛程度,医生根据描述进行评分。
1
2
3
镇痛药物使用原则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选择适合的镇痛药物。
01
阶梯给药
按照疼痛程度,由弱到强逐渐选择镇痛药物,避免药物依赖和耐药。
02
按时给药
根据患者疼痛节律和药物半衰期,按时给药,保证镇痛效果。
03
多模式镇痛
结合多种镇痛药物和方法,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
04
非药物干预措施
心理干预
物理治疗
针灸治疗
运动疗法
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感。
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减轻肌肉紧张,缓解疼痛感。
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效果。
根据患者情况,适度进行运动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缓解疼痛。
05
感染预防控制
围术期抗生素应用
6px
6px
6px
根据手术部位、手术野污染情况、患者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术前抗生素的选择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时,应追加一次抗生素。
术中抗生素的追加
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至1小时给药,使抗生素在手术过程中达到血药浓度峰值。
术前抗生素的给药时间
01
03
02
根据手术情况继续应用抗生素,一般不超过48小时。
术后抗生素的应用
04
导尿管的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粗细适宜、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