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CRRT治疗临床应用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03
治疗操作流程
04
治疗监测管理
05
并发症防治
06
护理与进展
01
CRRT基础概述
01
CRRT基础概述
PART
治疗定义与基本原理
CRRT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通过连续、缓慢地清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
治疗定义
基本原理
治疗目标
利用高通透性滤膜,通过对流、弥散、吸附等原理,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同时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保护脏器功能。
技术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现阶段
发展阶段
CRRT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应用于肾替代治疗领域,以解决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CRRT逐渐扩展到其他危重症领域,如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血症等。
CRRT技术已成为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清除毒素
调节体液平衡
CRRT能够清除体内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有害物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通过精确控制超滤量和置换液成分,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
危重症治疗核心作用
营养支持
在清除有害物质的同时,可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等,促进患者康复。
替代受损脏器功能
对于急性肾损伤等脏器功能受损的患者,CRRT可暂时替代其部分功能,减轻脏器负担,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时间。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PART
出现急性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液体超负荷。
液体超负荷
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等。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01
02
03
04
血肌酐≥3mg/dl或尿量0.3ml/kg/h,持续24小时以上。
肾功能严重受损
需要紧急清除的药物或毒物。
药物及毒物中毒
急性肾损伤指征
多器官衰竭应用场景
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衰竭,尤其是肝衰竭、心衰等。
液体管理
多器官衰竭导致液体严重超负荷,需通过CRRT进行精确液体管理。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纠正
多器官衰竭引起的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钙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
炎症介质清除
多器官衰竭时,通过CRRT清除体内的炎症介质,减轻器官损伤。
血流动力学禁忌标准
6px
6px
6px
平均动脉压低于65mmHg,或收缩压低于90mmHg。
血压不稳定
CRRT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病情。
颅内出血或颅内压升高
如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心脏功能严重受损
01
03
02
存在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凝血功能障碍
04
03
治疗操作流程
PART
设备预冲与管路建立
预冲液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凝血功能选择适当的预冲液,如生理盐水、肝素盐水等。
01
预冲方法
采用密闭式预冲,避免管路污染和气泡产生。
02
管路连接
确保管路连接紧密,避免漏气和血液外渗。
03
管路固定
将管路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和扭曲。
04
抗凝方案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凝血功能和病情选择抗凝剂,如肝素、低分子肝素、枸橼酸盐等。
抗凝剂种类
根据患者凝血功能和体重等因素确定抗凝剂剂量,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出血或凝血。
抗凝剂剂量
定期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剂剂量。
抗凝监测
治疗参数设定规范
血流量
置换液流速
透析液流速
超滤率
根据患者体重、心功能等因素设定合适血流量,一般为100-200ml/min。
根据患者肾功能、代谢情况等因素设定置换液流速,一般为20-40ml/min。
根据患者肾功能、治疗目的等因素设定透析液流速,一般为500-1000ml/min。
根据患者体重、心功能等因素设定超滤率,避免超滤过快导致患者不适。
04
治疗监测管理
PART
电解质动态监测要点
密切关注血钾水平,避免高钾或低钾血症,特别是注意心电图变化。
钾离子监测
定期监测血钙水平,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抽搐等不良反应。
钙离子监测
维持血钠在正常范围内,防止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
钠离子监测
01
03
02
注意血镁水平,避免高镁血症引起的心率失常。
镁离子监测
04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置换液成分和剂量。
合理使用置换液
保持置换液和血液的温度适宜,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液体温度控制
01
02
03
04
确保液体入量与出量平衡,避免水肿或脱水。
精确计算出入量
根据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液体平衡控制策略
报警处理优先级
机器报警处理
对于机器故障或操作不当引起的报警,应立即查找原因并解决,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02
04
03
01
液体平衡报警处理
当液体入量或出量异常时,应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