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骨嵴脑膜瘤(CT及MR)第63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嗅沟脑膜瘤第64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小脑幕脑膜瘤第65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丘脑胶质瘤第31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中心胶质瘤伴陈旧梗塞A、B疑良性梗塞,C为四个月后增强第32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左顶叶胶质瘤第33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毛细胞星形细胞瘤(JPA)组织学上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有两种类型:成年型及青年型青少年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极性胶质母细胞瘤)最常见,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为7·1岁后颅窝为最常见好发部位,为儿童最常见的小脑星形细胞瘤。其次为下丘及大脑半球。大脑半球JPA占大脑胶质瘤的3%,右侧半球最常受累,常累及颞叶或顶叶。其发病年龄晚于后颅窝的JPA(平均22·5岁)本病预后较好,经完全的外科切除后复发率为0%。第34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毛细胞星形细胞瘤(JPA)
影像表现:1)CT:平扫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病变,呈低密度或等密度病变由于肿瘤富含血管,增强扫描可明显强化,明显强化并不提示肿瘤恶性度的增加呈巨大囊性变者最常见于大脑及小脑半球,如合并壁结节存在,则强化较显著呈微小囊性变者易于动态增强CT早期出现,延迟扫描由于造影剂的充填而不易显示11%肿瘤CT上出现斑点状钙化,相应的血管源性水肿少见后颅窝病变易包绕四脑室,肿瘤可推挤四脑室而不是充填并扩张四脑室,此征象可与髓母及室管膜瘤相鉴别;幕上易包绕三脑室第35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毛细胞星形细胞瘤(JPA)
2)MR:MR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囊性部分信号类似CSF蛋白液信号MR在显示肿瘤范围上优于CT,在评价视通路受累的情况上也优于CT第36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小脑胶质瘤第37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8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鞍上JPA应与颅咽管瘤鉴别中线部位肿瘤常为实性,半球内为囊性第39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少枝胶质细胞瘤为一种少见的幕上胶质瘤,占颅内胶质瘤4-5%多位于大脑半球,50%发生于额叶,其次为顶颞及枕叶,小脑及脊髓少见两个高发年龄:40-60岁;6-12岁,男多于女临床症状包括头痛、癫痫、视力障碍及痴呆,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较长(平均5·1岁)第40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像表现:1)CT:①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1/2肿瘤界限不清,57%病例低密度;23%等密度;少数因继发出血呈高密度。半数病例可出现强化,但强化轻微而不易察觉;高度恶性及混合型肿瘤易于强化。②20%可伴有出血及囊变,但与肿瘤的分级无关。③高达90%病例可出现斑点及斑块状钙化,“树枝状”为其特征;17%可有颅盖骨侵蚀。④有1·3-10%病例位于脑室内,常伴有脑积水形成,可有钙化,CT为高密度,常见于侧脑室。2)MR:MR易于显示CT不易显示的病变第41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少枝胶质瘤的斑块状钙化具有特征性第42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脉络丛乳头状瘤脑室内CPP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5%,好发于儿童及青年·86%病人《5岁,乳头状癌占CPP的20%,均发生新生儿好发部位第四脑室侧隐窝(39%)、侧脑室(43%)、三脑室(11%)、CPA(7%)。一般成人好发四脑室,新生儿好发侧脑室(尤其左侧)第43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患儿男性,4岁。头痛、呕吐一个月,近一周加重a.轴位T2WIb.轴位T1WIc.矢状位增强d.轴位增强第44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包括神经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等9类。为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本病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30岁),10%发生4月以下的小儿。极少见,占颅内肿瘤的0·5%。常见症状为难治性癫痫发作。好发部位为大脑半球尤其是颞叶,其次为小脑,鞍上区、脑干少见。第45页,共9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像表现:1)神经节细胞瘤:CT:平扫CT上为界清的低密度或等密度病变,38%合并囊性变,35%可出现钙化增强扫描1/2可有强化,实质性部分强化明显血管造影检查多为少血管性肿瘤MR:MRT1WI信号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