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细胞癌影像诊断专题解析.pptx
文件大小:3.8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3.03千字
文档摘要

小细胞癌影像诊断专题解析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01疾病概述与病理特征02核心影像学检查技术03典型影像表现特征04鉴别诊断要点05分期评估体系06临床决策支持

01疾病概述与病理特征

小细胞癌定义与分型01小细胞癌定义小细胞癌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由小细胞组成,可发生于多个器官和组织。02小细胞癌分型小细胞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

典型病理生物学行为生长方式小细胞癌以浸润性生长为主,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包括淋巴管和血管。03小细胞癌通常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蛋白A(CgA)等神经内分泌标记。02免疫表型镜下特点小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小、圆形、卵圆形或梭形,核深染,胞质少,呈片状或巢状排列。01

常见发病部位统计小细胞癌最常发生于肺部,约占所有小细胞癌的70%以上。发病率最高的部位小细胞癌也可发生于胃肠道、胰腺、泌尿系统等部位,但相对较少见。其他常见发病部位

02核心影像学检查技术

胸部CT扫描标准方案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部,包括全部肺组织及纵隔、双侧肺门区。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常规层厚为5-10mm,层间距为10-20mm,对于疑似病灶处需进行薄层扫描,层厚可为1-2mm。窗宽与窗位采用肺窗和纵隔窗两种窗宽/窗位进行观察,肺窗窗宽为1000-1500HU,窗位为-600--800HU;纵隔窗窗宽为300-500HU,窗位为30-50HU。增强扫描常规进行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增强扫描,以更好地显示病变及其与血管的关系。

PET-CT代谢显像价值早期发现病灶判定肿瘤良恶性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放疗定位PET-CT能够发现更早期的肿瘤病灶,尤其是肺部微小病灶和转移灶。通过SUV值(标准摄取值)的高低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SUV值越高,恶性程度越高。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PET-CT图像,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以及残留病灶的活性。PET-CT图像可以精确定位肿瘤病灶,为放疗提供更准确的靶区。

MRI特殊场景应用鉴别肺门肿块性质碘过敏者替代检查评估肿瘤与血管关系胸壁及脊柱受累评估MRI对于肺门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区分肿瘤、血管和淋巴结等结构。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提供重要的解剖信息。对于不能接受碘对比剂的患者,MRI可以作为PET-CT的重要补充,提供类似的解剖和功能信息。MRI对于评估胸壁和脊柱的受累情况具有优势,可以发现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等异常。

03典型影像表现特征

原发灶形态与强化特点形态小细胞癌原发灶通常呈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边缘毛糙,有分叶,可伴有脐凹或细毛刺。01密度肿块密度多均匀,可伴有坏死、出血形成的低密度区。02强化特点增强扫描后肿块多呈明显强化,强化程度多不均匀,坏死区无强化。03

纵隔淋巴结转移征象小细胞癌易转移至纵隔淋巴结,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多位于气管旁、隆突下及上纵隔。纵隔淋巴结肿大转移的淋巴结可融合成团块状,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淋巴结融合增强扫描后肿大的淋巴结多呈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强化特点

远处转移常见模式血道转移小细胞癌易通过血道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肝、骨、脑等。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小细胞癌晚期可侵犯胸膜或心包,导致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淋巴结转移除纵隔淋巴结外,小细胞癌还可转移至锁骨上、腋下等处淋巴结。气道播散小细胞癌沿气道播散也较为常见,可累及肺内其他部位及邻近器官。

04鉴别诊断要点

小细胞癌通常以浸润性生长为主,边界不清;非小细胞肺癌则以膨胀性生长为主,边界相对清晰。生长方式小细胞癌易早期发生广泛转移,尤其是脑转移和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则相对较少发生早期转移。转移特点小细胞癌的细胞形态较小,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胞质少;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形态较大,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形态特征010302与非小细胞肺癌差异小细胞癌的免疫组化染色常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分化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则通常表现为角蛋白、癌胚抗原等阳性。免疫组化04

与淋巴瘤影像对照病灶形态密度与强化扩散与转移伴随症状小细胞癌的病灶形态多不规则,常有分叶和毛刺;淋巴瘤的病灶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小细胞癌在CT上常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强化程度不一;淋巴瘤则多呈低密度影,强化较明显。小细胞癌易沿支气管、血管束扩散,淋巴结转移常见;淋巴瘤则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肺内转移相对较少。小细胞癌患者常伴有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淋巴瘤患者则常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炎性假瘤鉴别策略病史与症状小细胞癌患者多有长期吸烟、咳嗽等病史,症状持续加重;炎性假瘤则多有急性感染或慢性炎症病史,症状波动较大。01影像学表现小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为实质性肿块,边缘不规则,常伴有分叶和毛刺;炎性假瘤则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炎性肿块,常有“晕征”等特征。02抗炎治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