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太钢认识实习报告.pptx
文件大小:5.46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3.05千字
文档摘要

太钢认识实习报告

20XX

REPORTING

实习背景与目的

太钢生产工艺流程

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

实习收获与心得体会

总结与展望

目录

CATALOGUE

20XX

PART

01

实习背景与目的

20XX

REPORTING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

产品涵盖板材、线材、型材等,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石油化工、轨道交通、建筑装潢等领域。

太钢坚持绿色发展,致力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多项环保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习单位简介

学习太钢在不锈钢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创新实践。

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就业竞争力。

共计四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实习时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两周时间,主要参观太钢的生产线及各个工艺流程,了解企业的基本运作。

剩余两周时间,参与具体项目或课题,与实习导师深入交流学习。

03

02

01

实习时间安排

PART

02

太钢生产工艺流程

20XX

REPORTING

原料准备及处理

铁矿石的选取与破碎

选择高品位铁矿石,经过破碎、筛分等工序,得到适合炼铁的炉料。

焦炭制备

将炼焦煤经过高温干馏,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反应性的焦炭,为炼铁提供还原剂和热量。

熔剂与添加剂的选用

根据铁矿石的成分和冶炼要求,选用适量的石灰石、白云石等熔剂,以及硅铁、锰铁等添加剂。

03

炉渣处理

将高炉炉渣进行水淬或风淬,制成水渣或矿渣,用于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

01

高炉冶炼

将炉料按一定比例装入高炉,通过热风炉鼓入热风,使炉料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铁水和炉渣。

02

铁水处理

对铁水进行脱硫、脱磷等处理,提高铁水质量,为炼钢提供优质原料。

炼铁生产过程

将铁水、废钢等原料装入转炉,通过吹氧等工艺操作,将铁水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钢水。

转炉炼钢

利用电能作为热源,对废钢等原料进行熔化、精炼,生产特殊钢种。

电炉炼钢

将钢水通过连铸机浇铸成一定断面的钢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

连铸技术

轧钢与产品加工

将钢坯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轧机进行轧制,得到一定规格和形状的钢材。

在常温下对钢材进行轧制,生产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冷轧板材。

通过穿孔、轧制、拉拔等工艺,生产各种规格的钢管产品。

对钢坯进行轧制、拉拔等加工,生产各种规格的棒材和线材产品。

热轧工艺

冷轧工艺

管材加工

棒线材加工

PART

03

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

20XX

REPORTING

高炉

转炉

连铸机

轧机

用于冶炼铁水,是钢铁生产的核心设备之一。

将钢水连续铸造成坯料,提高生产效率。

将铁水转化为钢水,通过氧化反应去除杂质。

将坯料轧制成所需形状的钢材。

确保设备各部件完好,润滑充分,无异常现象。

启动前检查

按照设备启动顺序,逐步启动各部件,观察运行情况。

启动操作

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参数,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运行监控

按照设备停机顺序,逐步停止各部件运行。

停机操作

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每班后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

日常保养

定期保养

点检制度

维修记录

按照设备保养周期,进行更深入的保养工作,如更换易损件、清洗内部等。

定期对设备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详细记录设备维修情况,为设备管理和维修提供数据支持。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通过设备运行参数、声音、振动等异常情况,判断设备故障原因。

故障诊断

总结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提高维修效率。

常见故障排除

准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件,确保维修工作顺利进行。

维修工具与备件

对于复杂故障,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支持和处理。

专业技术支持

PART

04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

20XX

REPORTING

实施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规范了生产作业流程。

建立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全面辨识和评估,确定了重大危险源。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等。

建立了危险源动态监控机制,定期对危险源进行检查、监测和评估,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方面的要求。

配备了齐全的应急设备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了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取得了相应的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