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白居易介绍教学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64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88千字
文档摘要

白居易介绍

20XX

汇报人:XX

有限公司

目录

01

白居易的生平

02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03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

04

白居易的文学风格

05

白居易与其他文人

06

白居易的历史地位

白居易的生平

第一章

早年经历

初入仕途

童年时期

01

03

白居易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周至县尉、左拾遗等职,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早年便显露出文学天赋。

02

白居易27岁中进士,后又通过吏部考试,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其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即作于此时。

科举之路

官场生涯

贬谪江州

初入仕途

白居易29岁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对典籍。

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

晚年官职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虽已远离政治中心,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留下诸多政论文章。

晚年生活

白居易晚年选择退隐洛阳,过着相对宁静的生活,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

退隐洛阳

01

他与元稹、刘禹锡等友人频繁唱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如《琵琶行》。

与友人唱和

02

在晚年,白居易整理了自己的诗作,编纂成《白氏长庆集》,对后世影响深远。

撰写《白氏长庆集》

03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第二章

诗歌创作

白居易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应“言志”,反映社会现实,其代表作《琵琶行》广为流传。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总数超过三千首,其中不乏《长恨歌》等传世佳作。

诗歌数量与质量并重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注重通俗化,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作品深受百姓喜爱。

通俗易懂的诗风

文学理论

白居易主张诗歌应通俗易懂,他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文学的现实意义。

诗歌创作的平民化

01

他认为诗歌应具有教化作用,通过诗歌传达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

诗歌的教化功能

02

影响与评价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深受普通百姓喜爱,对后世诗歌的普及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白居易诗歌的普及性

白居易的文学作品对唐代以后的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中借鉴了他的风格和技巧。

02

对后世文学的启发

白居易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的《与元九书》等作品对文学理论有独到见解。

03

文学批评与理论贡献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

第三章

《长恨歌》

《长恨歌》采用叙事诗的形式,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结构完整,情节跌宕。

叙事诗的结构

诗中细腻描绘了杨贵妃的美丽与唐明皇的深情,展现了他们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描绘爱情的细腻

《长恨歌》巧妙地将历史事实与民间传说结合,创造出一个跨越生死的爱情传说。

历史与传说的融合

白居易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写就《长恨歌》,使得这部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深受百姓喜爱。

语言的通俗易懂

《琵琶行》

《琵琶行》通过琵琶女的自述,展现了她从辉煌到落魄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迁。

琵琶女的身世

01

诗中描述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技艺高超,音乐与她的情感交织,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与哀愁。

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02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和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

白居易的创作背景

03

其他著名诗篇

白居易以琵琶女的身世为背景,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叙事长诗,展现了唐代音乐与社会生活。

《琵琶行》

这首诗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广受后世赞誉。

《长恨歌》

此诗以古原草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的文学风格

第四章

平易近人的语言

使用口语化表达

白居易的诗作中常见口语化的表达,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描绘日常生活

他的诗作常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卖炭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情感真挚直接

白居易的诗歌情感真挚,直接表达个人感受,如《长恨歌》中对爱情的直接抒发。

深刻的社会内容

01

白居易的诗作《卖炭翁》描绘了贫苦百姓的生活困境,体现了他对社会底层的同情。

02

在《长恨歌》中,白居易通过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隐喻了对当时官场腐败的深刻批判。

03

白居易在《新乐府》系列中提出改革建议,如《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社会不公。

反映民间疾苦

批判官场腐败

倡导社会改革

人文关怀精神

白居易的诗作常描绘普通百姓的生活,如《卖炭翁》反映了对贫困人群的同情。

关注社会底层

01

02

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出对统治者的忠告,如《长恨歌》中对唐明皇的批评,体现了仁政理念。

倡导仁政思想

03

白居易的诗作如《琵琶行》不仅艺术性强,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反映时代变迁

白居易与其他文人

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