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
文件大小:27.5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4.72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A.指导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

B.为糖尿病患者制定饮食控制方案

C.对感冒初期患者立即使用抗生素

D.向亚健康人群推荐八段锦锻炼

答案:C(解析:“治未病”强调预防,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抗生素为西医干预手段,不符合中医“治未病”的自然调护原则。)

2.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的腹部护理,最适宜的中医外治法是()

A.冰袋冷敷

B.隔姜灸关元穴

C.薄荷油按摩

D.刮痧双侧足三里

答案:B(解析:气滞血瘀型痛经以温通气血为要,隔姜灸关元穴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冷敷会加重血瘀,薄荷油属辛凉,刮痧多用于实证热证,均不适宜。)

3.下列关于中药煎服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解表药头煎时间15-20分钟,二煎10-15分钟

B.旋覆花需用纱布包煎

C.阿胶应烊化后兑入药汁

D.补益药宜饭后1小时服用

答案:D(解析:补益药宜空腹服用,以利吸收;饭后服用易影响药效。)

4.患者咳嗽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型为()

A.风热犯肺

B.风寒袭肺

C.燥邪伤肺

D.痰热壅肺

答案:B(解析:风寒袭肺以咳嗽声重、痰白清稀、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征;风热犯肺则痰黄、咽痛、脉浮数;燥邪伤肺多干咳少痰、口鼻干燥;痰热壅肺见痰黄黏稠、发热。)

5.眩晕患者症见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其护理原则应为()

A.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B.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C.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D.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答案:A(解析:此为肝阳上亢型眩晕,病机为肝阳上亢、阳亢化火,故需平肝潜阳、清火息风;气血亏虚型眩晕见面白乏力、脉细弱;肾精不足型见腰酸耳鸣、脉细数;痰湿中阻型见头重如裹、苔白腻。)

6.下列情志护理方法中,“悲胜怒”属于()

A.以情胜情法

B.移情易性法

C.顺情从欲法

D.暗示解惑法

答案:A(解析:“以情胜情”是根据五行相克理论,用一种情志纠正另一种偏激情志,如悲属金,怒属木,金克木,故悲胜怒。)

7.慢性泄泻患者(脾胃虚弱证)的饮食调护,应避免()

A.山药粥

B.红枣小米粥

C.莲子百合粥

D.绿豆薏苡仁粥

答案:D(解析:脾胃虚弱证泄泻需温脾健胃,绿豆、薏苡仁性凉,易伤脾阳,加重泄泻;山药、红枣、莲子均为健脾之品。)

8.下列关于艾灸操作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施灸部位出现小水疱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

B.空腹或过饱时不宜施灸

C.面部、大血管处宜用瘢痕灸

D.施灸后患者应避风保暖

答案:C(解析:瘢痕灸会遗留瘢痕,面部、大血管处禁用;小水疱可自行吸收,大水疱需消毒后抽液;空腹或过饱施灸易引发晕灸;施灸后避风防感冒。)

9.患者术后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淡苔白,脉弱。其护理重点应为()

A.清热凉血

B.益气固表

C.滋阴降火

D.活血化瘀

答案:B(解析:此为气虚证,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脉弱为特征,护理应益气固表,可选用四君子汤调护,避免劳累。)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三因制宜”中的“因人制宜”护理原则?()

A.老年人用药剂量宜偏小

B.孕妇忌用活血化瘀药

C.夏季外感风寒慎用辛温发汗药

D.儿童护理应注意顾护脾胃

答案:C(解析:“三因制宜”包括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夏季用药属“因时制宜”,其他选项均涉及不同人群(老、孕、儿童)的特殊护理,属“因人制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中医护理的核心原则是__________,其具体体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辨证施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__________,手三阳经__________,足三阳经__________,足三阴经__________。

答案:从胸走手;从手走头;从头走足;从足走腹(胸)

3.中药“十八反”中,甘草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4.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顺情从欲法;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