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三.docx
文件大小:26.3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4.08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治未病”护理原则的范畴

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C.瘥后防复D.急则治标

答案:D

2.患者高热烦渴,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洪数。其护理原则应侧重

A.清热生津B.温阳散寒C.滋阴降火D.益气固脱

答案:A(该证属实热证,护理以清热生津为主)

3.中药汤剂“温服”的温度范围通常为

A.10-20℃B.20-30℃C.30-40℃D.40-50℃

答案:D(中药温服一般指药液温度在40-50℃,避免过凉刺激胃肠)

4.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腹部按摩时宜选用的手法是

A.重按揉法B.轻摩法C.推擦法D.叩击法

答案:C(气滞血瘀需疏通气血,推擦法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5.眩晕患者若见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其证型为

A.肝阳上亢B.气血亏虚C.肾精不足D.痰浊中阻

答案:A(肝阳上亢典型表现为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脉弦数)

6.下列哪项是中医情志护理中“以情胜情”法的具体应用

A.对悲伤过度者,用幽默笑话疏导B.对焦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

C.引导患者练习八段锦D.为失眠者创造安静环境

答案:A(以情胜情即利用情志相克原理,悲属肺,喜属心,喜胜悲)

7.慢性泄泻患者(脾胃虚弱型)的饮食护理应首选

A.山药粥B.绿豆汤C.苦瓜汁D.螃蟹粥

答案:A(脾胃虚弱需健脾益气,山药粥具健脾作用;绿豆、苦瓜性凉,螃蟹性寒,均不宜)

8.中药保留灌肠时,药液温度应控制在

A.25-30℃B.30-35℃C.38-40℃D.42-45℃

答案:C(温度过低刺激肠道,过高易烫伤黏膜,38-40℃接近人体体温)

9.哮病发作期寒哮患者,其痰液特征为

A.痰黄黏稠B.痰白清稀多泡沫C.痰少而黏D.痰中带血

答案:B(寒哮为寒痰伏肺,故痰白清稀多泡沫)

10.下列哪项不符合中医“虚则补之”护理原则

A.气虚者给予黄芪炖鸡B.血虚者多食红枣桂圆

C.阴虚者饮用银耳百合羹D.阳虚者食用绿豆百合汤

答案:D(绿豆百合汤性寒凉,阳虚者需温补,故不符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2.八纲辨证中,表证护理重点是(解表),里证护理重点是(调里)。

3.中药“忌口”中,寒性病患者应忌(生冷)食物,热性病患者应忌(辛辣)食物。

4.眩晕肝阳上亢型患者,宜取(半卧位)体位,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防跌仆。

5.消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

6.中医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语言疏导法)、(移情易性法)、(以情胜情法)、(暗示疗法)。

7.胸痹(心绞痛)患者出现剧烈胸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取舒适体位)、(给予芳香温通类药物如麝香保心丸舌下含服)。

8.中药熏洗疗法的禁忌证包括(皮肤破损)、(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孕妇腹部及腰骶部)。

9.产后恶露不绝(气虚型)的护理要点是(益气摄血)、(避免劳累)、(饮食宜温补)。

10.中风中经络(肝阳暴亢型)患者的肢体护理应重点进行(被动运动)和(穴位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中医辨证施护的基本步骤。

答案:①收集资料: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症状、体征、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②分析辨证:运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方法,判断疾病的证型(如风寒束肺、肝胃不和等);③确定护理原则:根据证型制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如寒者热之、虚则补之);④实施护理措施:包括情志调护、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穴位按摩、康复训练等具体方法;⑤效果评价:观察护理后症状改善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2.试述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护理要点区别。

答案:①环境护理:风寒感冒需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室温稍高;风热感冒需通风散热,室温略低。②症状护理:风寒感冒见恶寒重、无汗,可予生姜红糖水热服以发汗;风热感冒见发热重、汗出不畅,可用金银花、薄荷泡水代茶饮以清热。③饮食护理:风寒感冒宜辛温解表,如葱白粥、苏叶汤;风热感冒宜辛凉解表,如菊花茶、桑叶薄荷粥。④用药护理:风寒感冒中药(如麻黄汤)需热服,服药后加盖衣被助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