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钙尿性肾结石相关遗传性疾病研究进展2025.pdf
文件大小:800.2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8.67千字
文档摘要

高钙尿性肾结石相关遗传性疾病研究进展2025

肾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影响全球约10%的成年人,且易复发,患者常伴

随肾功能下降[1]。肾结石相关代谢异常涉及饮食、遗传和环境因素等,

有学者认为50%以上的肾结石与遗传因素相关[2]。高钙尿症是肾结石

患者最常见的代谢异常,通常定义为尿钙排泄>4mg/(kg·24h),可单独

或与其他代谢性疾病相伴存在,是特发性高钙尿症、常染色体显性低钙血

症、Bartter综合征、Dent病、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侚倓病伴高钙尿症、婴

儿高钙血症、家族性低镁血症伴高钙尿症和肾钙质沉着症、遗传性远端肾

小管酸中毒的共性表征,然而其致病机制却不尽相同。肾结石患者若出现

生长发育迟缓、侚倭病、骨量减少、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等临床表现,

往往需怀疑上述罕见遗传病。本文针对高钙尿性肾结石相关遗传性疾病进

行综述,对其临床表现、基因分型和致病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梳理,

利千临床早期筛查和诊治。

一、高钙尿性肾结石相关遗传性疾病及其病理机制

1特发性高钙尿症: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在正常或限钙

饮食情况下,血钙水平正常而尿钙水平异常升高,患者外周血中甲状旁腺

激素、磷和1,25-二胫维生素D3水平正常,多伴有泌尿系结石,30%~40%

的患者骨密度降低,31%的患者可有血尿表现[3]。该病可分为3类:心

肠源性高钙尿症,即肠道对钙吸收异常增多;@骨源性高钙尿症,即骨转

换、骨钙流失增多;@肾源性高钙尿症,即肾小管钙转运缺陷造成的钙丢

失,该型常伴有肠道吸收和骨动员增多。特发性高钙尿症是遗传因素与环

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发现可能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相关的基因有3

种:(DADCYlO基因编码的可溶性腺昔环化酶是二价阳离子及碳酸氢盐的

感受器,可促进靶器官cAMP的合成[4];@维生素D受体基因[5]可

通过增加胃肠道钙吸收而增加尿钙排泄;@CASR基因位千第7外显子上

的非保守性单核昔酸多态性Ala986Ser、Gln1011Glu水平相关,

与血钙

而Arg990Gly与尿钙排泄相关[6]。

2常染色体显性低钙血症:该病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伴高钙尿症为特征,

多数患者有轻度低钙血症伴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浓度过低、血清磷酸盐浓度

轻度升高,以及血清镁浓度轻度降低[7]。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或间歇性肢

体庥木、手足痉挛、肌肉收缩和喉部痉挛等轻微症状;少数患者在婴儿期

会出现癫病发作,并可在成年后复发。约10%的患者存在高钙尿症,此类

患者有肾结石风险。该病一般由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tive

receptors,CaSR)信号通路成员的功能获得性杂合突变引起,导致CaSR

对细胞外钙浓度变化敏感性增加[7]。CaSR基因编码的蛋白属G蛋白偶

联受体家族,在甲状旁腺和肾脏中表达,在维持细胞外钙离子稳态中起关

8

键作用。201年在1例新生儿常染色体显性低钙血症患者中发现了CaSR

基因第7外显子的新型杂合突变c.2474Af(p.Tyr825Phe)[8]。此外,

该病少部分患者是由GNAll编码的G蛋白亚单位信号伴侣Gall突变引

起的[7]。

3.Bartter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一种肾小管疾病,由Henle环中氯

化钠重吸收缺陷引起,其特征为低钾性碱中毒、低血压、高肾素酰固酮增

多症、尿前列腺素排泄增加和高钙尿症合并肾钙质沉着症。其由编码转运

蛋白的基因发生纯合或杂合突变导致[9]。目前关千Bartter综合征的亚

型分类不统一且较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I型:位千染色体

15q.112Al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