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俯卧位
答案:C。徒手心肺复苏时,患者需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以保证按压效果,软床会使按压时力量分散,影响复苏效果。
2.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16-18次/分钟
答案:A。对成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频率一般为10-12次/分钟。
3.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是()
A.2-3cm
B.至少5cm
C.7-8cm
D.1-2cm
答案:B。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深度至少为5cm,以保证有效的血液循环。
4.以下哪项不是现场急救原则()
A.先排险后施救
B.先重伤后轻伤
C.先疏导后救伤
D.先救命后治伤
答案:C。现场急救原则包括先排险后施救、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治伤等,先疏导后救伤不是现场急救原则。
5.某人因外伤导致出血,血液从伤口呈喷射状流出,这是哪种血管出血()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判断
答案:A。动脉出血时,血液呈喷射状流出,因为动脉压力高;静脉出血血液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是渗出状。
6.包扎伤口时,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A.动作要轻
B.包扎要紧,以防滑脱
C.包扎时要露出指(趾)端
D.伤口上不要随便放药
答案:B。包扎伤口时,包扎力度要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并不是越紧越好。
7.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的目的不包括()
A.减轻疼痛
B.避免骨折断端损伤周围组织
C.便于搬运
D.促进骨折愈合
答案:D。骨折固定的目的是减轻疼痛、避免骨折断端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搬运,但不能直接促进骨折愈合。
8.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暑的类型()
A.热痉挛
B.热衰竭
C.热射病
D.热辐射
答案:D。中暑的类型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不是中暑类型。
9.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
A.就地平躺,严密观察
B.就地走动
C.立即送医院
D.慢慢活动
答案:A。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若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防止出现后续的并发症。
10.气道异物梗阻时,成人自救采用的方法是()
A.用力咳嗽
B.腹部冲击法
C.胸部冲击法
D.以上都是
答案:D。气道异物梗阻时,成人自救可采用用力咳嗽、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等方法。
11.对溺水者进行急救时,首先应()
A.进行人工呼吸
B.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分泌物
C.胸外心脏按压
D.送往医院
答案:B。对溺水者急救时,首先应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2.搬运脊柱骨折伤员时,下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A.一人背负搬运
B.二人抱抬搬运
C.三人平托法搬运
D.一人抱胸一人抬腿搬运
答案:C。搬运脊柱骨折伤员时,应采用三人平托法搬运,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加重损伤。
13.现场急救时,应优先处理()
A.鼻出血
B.开放性骨折
C.窒息
D.皮肤擦伤
答案:C。窒息会导致患者迅速缺氧,危及生命,在现场急救时应优先处理。
14.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缓解心绞痛()
A.阿司匹林
B.硝酸甘油
C.布洛芬
D.阿莫西林
答案:B。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15.被狗咬伤后,伤口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
B.用碘酒、酒精消毒
C.缝合伤口
D.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答案:C。被狗咬伤后,伤口一般不缝合,以利于引流和排出毒素。
16.心肺复苏有效指征不包括()
A.能摸到大动脉搏动
B.面色、口唇转为红润
C.瞳孔由大变小
D.呼吸由浅快变为深慢
答案:D。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包括能摸到大动脉搏动、面色和口唇转为红润、瞳孔由大变小等,呼吸由浅快变为深慢不是心肺复苏有效的典型指征。
17.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时应首先()
A.给氧
B.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C.人工呼吸
D.胸外心脏按压
答案:B。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时,首先应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脱离中毒环境。
18.当患者出现抽搐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把患者头偏向一侧
B.在患者上下牙之间放毛巾等软物
C.用力按压患者肢体,制止抽搐
D.解开患者衣领、腰带
答案:C。患者抽搐时,用力按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