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的护理.docx
文件大小:24.8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的护理

一、病例介绍

患者张女士,48岁,因反复多关节疼痛伴晨僵5年,加重1个月入院。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疼痛,伴晨僵,持续约1小时,活动后可缓解。曾在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药物治疗,症状时有缓解,但仍有反复。1个月前,患者因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累及双膝关节、双踝关节,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欠佳,痛苦面容,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度受限,晨僵时间延长至2-3小时。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阳性,红细胞沉降率(ESR)50mm/h,C反应蛋白(CRP)30mg/L。关节X线显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双膝关节、双踝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

二、护理评估

1.疼痛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患者自述疼痛程度为8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疼痛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休息时也不能完全缓解。同时,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患者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性质为胀痛、刺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

2.关节功能评估

观察患者关节的肿胀、畸形程度,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患者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呈梭形肿胀,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胀明显,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双手握拳、伸展困难,双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少,双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受限。

3.心理状态评估

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治疗效果缺乏信心,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担心疾病会导致残疾,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睡眠质量差。

4.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患者因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需要他人协助。

三、护理诊断

1.疼痛: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的关节炎症有关。

2.自理能力缺陷: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有关。

3.焦虑/抑郁:与疾病反复发作、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及担心预后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

5.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关节疼痛、活动减少有关。

四、护理目标

1.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减轻,VAS评分降至3分以下。

2.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提高,能够独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活动。

3.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心理状态逐渐恢复正常。

4.患者能够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患者未发生失用综合征,关节功能得到改善。

五、护理措施

(一)疼痛护理

1.休息与体位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疼痛发作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关节负重。将关节置于功能位,如膝关节伸直位,踝关节背屈90°位,防止关节畸形。可使用软枕、气垫等支撑关节,减轻压力,缓解疼痛。

2.物理治疗

(1)热敷:采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对疼痛关节进行热敷,温度以50-60℃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2)按摩:在热敷后,可对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关节。

(3)超短波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时间进行超短波治疗。一般每次治疗15-20分钟,每日1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超短波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

3.药物护理

(1)遵医嘱按时给予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以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如胃肠道不适、头晕、皮疹等。嘱患者饭后服药,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长期性和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等。

4.中医护理

(1)针灸: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等。针灸可以调节气血运行,通络止痛。

(2)中药熏蒸:采用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进行熏蒸。将中药加水煎煮后,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