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例青少年脊柱侧弯针刀治疗的护理》.docx
文件大小:23.9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3.34千字
文档摘要

《1例青少年脊柱侧弯针刀治疗的护理》

引言

青少年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于青少年群体的脊柱畸形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外观形象,还可能对心肺功能、心理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刀治疗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方法,在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针刀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详细阐述1例青少年脊柱侧弯针刀治疗的护理过程,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病例介绍

患者,女,14岁,因“发现脊柱侧弯2年”入院。患者2年前被家长发现双肩不等高,未予以重视。近1年来,脊柱侧弯逐渐加重,伴腰背部疼痛、易疲劳。入院时查体:脊柱向右侧凸,Cobb角25°,双肩不等高,右侧肩胛下角较左侧低2cm,腰背部肌肉紧张,双侧竖脊肌压痛明显。影像学检查:全脊柱X线片提示胸腰段脊柱向右侧凸,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采用针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1.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在脊柱侧弯凸侧的肌肉附着点,如棘突旁、横突尖、肋横突关节等处寻找压痛点和硬结,作为进针点。采用汉章牌4号针刀,按照针刀四步进针法进针,直达病变部位,进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松解粘连的肌肉、筋膜和韧带。每个部位治疗2-3刀,每次治疗选择3-5个进针点。治疗后,用创可贴覆盖针眼。

2.康复训练:包括脊柱伸展运动、侧屈运动、旋转运动等,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脊柱的稳定性。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姿势训练,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康复训练每天进行2-3次,每次30-60分钟。

护理过程

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青少年患者对疾病和治疗往往存在恐惧和焦虑心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向他们介绍脊柱侧弯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让患者及家属对针刀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消除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术前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评估患者的脊柱侧弯程度、疼痛情况、肌肉紧张度等,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皮肤准备:术前1天,指导患者清洁皮肤,尤其是针刀治疗部位的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局部皮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注意避免损伤皮肤,防止感染。

-体位训练:由于针刀治疗时患者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因此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非常重要。指导患者练习俯卧位,每次30-60分钟,每天2-3次,以提高患者对俯卧位的耐受性。同时,指导患者在俯卧位时如何保持呼吸平稳,避免因呼吸不当影响治疗效果。

2.术中护理

-协助摆好体位:患者进入治疗室后,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在胸部和髂前上棘处垫软枕,使腹部悬空,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调整患者的体位,使脊柱处于自然伸展状态,便于医生进行针刀操作。

-观察患者反应:在针刀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生命体征等变化,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如患者出现疼痛难忍,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严格无菌操作:协助医生进行消毒铺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在针刀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针刀的无菌状态,避免交叉感染。

3.术后护理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继续保持俯卧位30分钟,以压迫止血。然后协助患者缓慢翻身,取仰卧位,在腰部垫薄枕,使腰部肌肉放松。告知患者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尽量卧床休息。

-伤口护理:观察针刀治疗部位的伤口情况,有无出血、渗血、红肿等。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术后24小时内,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如有渗血及时更换纱布。指导患者不要搔抓伤口,防止感染。

-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心理安慰、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饮食护理:术后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有无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如患者体温超过38℃,局部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应及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