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29.83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6.12千字
文档摘要

《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是X线成像的主要物理基础?

A.电离效应

B.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

C.生物效应

D.热效应

答案:B

解析:X线成像依赖其穿透性(穿过人体不同组织)、荧光效应(激发荧光物质显影)和感光效应(使胶片感光),三者共同构成成像基础。电离效应是X线的生物效应基础,非成像直接原理。

2.关于大叶性肺炎的CT表现,错误的是:

A.充血水肿期可见磨玻璃样阴影

B.红色肝样变期呈大叶性或肺段性实变,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C.灰色肝样变期实变密度较红色期降低

D.消散期可见斑片状阴影,吸收顺序为从周边向中心

答案:C

解析:灰色肝样变期因肺泡内红细胞减少、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实变密度与红色肝样变期相近或略高,而非降低。消散期吸收常从边缘开始,呈散在斑片影。

3.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典型CT表现是:

A.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

B.颅骨内板下双凸形(梭形)高密度影,不跨越颅缝

C.脑实质内类圆形高密度灶,周围伴水肿

D.脑沟、脑池内高密度铸型

答案:B

解析:硬膜外血肿因血液聚集于硬膜与颅骨之间,受颅缝限制,表现为双凸梭形高密度影;新月形为硬膜下血肿特征;脑实质内高密度灶多见于脑出血;脑沟高密度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4.肝硬化患者CT检查中,最能提示门脉高压的征象是:

A.肝脏体积缩小,边缘呈波浪状

B.肝裂增宽,肝叶比例失调(右叶缩小、左叶/尾状叶增大)

C.脾大(脾长径>12cm或肋单元>5个)

D.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增强扫描显示迂曲血管影)

答案:D

解析:门脉高压的直接征象包括门脉主干增粗(>13mm)、侧支循环开放(如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腹水为间接征象;肝脏形态改变是肝硬化本身表现。

5.儿童长骨骨折中,“青枝骨折”的X线特征是:

A.骨折线完全贯穿骨皮质,断端错位

B.骨皮质皱折、凹陷或隆起,骨小梁中断但未完全断裂

C.骨骺分离,骨骺线增宽

D.骨干部位斜形骨折,伴骨膜反应

答案:B

解析: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因骨质柔韧,骨折时仅一侧骨皮质和骨小梁断裂,另一侧完整,表现为皮质皱折、凹陷或隆起,类似嫩枝被折而未断。

6.关于乳腺钼靶X线检查,以下哪项是乳腺癌的典型征象?

A.圆形肿块,边界光滑,密度均匀

B.沙粒样钙化(直径<0.5mm,数目>15枚/平方厘米)

C.乳腺结构对称,导管走行自然

D.脂肪密度增高,但无明确肿块

答案:B

解析:乳腺癌钼靶常表现为不规则肿块(分叶、毛刺)、沙粒样微小钙化(提示导管原位癌或浸润癌)、结构扭曲(正常乳腺结构紊乱);良性肿块多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7.中枢神经系统MRI检查中,急性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最敏感的序列是:

A.T1WI

B.T2WI

C.DWI(弥散加权成像)

D.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答案:C

解析:DWI通过检测水分子弥散受限(细胞毒性水肿),可在脑梗死超急性期(数分钟至6小时)显示高信号,是早期诊断的金标准;T1WI、T2WI在6-12小时后才出现异常信号。

8.关于肺转移瘤的CT表现,错误的是:

A.多为双肺多发结节或肿块,大小不等

B.以中下肺野、胸膜下分布为主

C.典型者呈“爆米花”样钙化(常见于骨肉瘤转移)

D.部分表现为粟粒状结节(如甲状腺癌、肾癌转移)

答案:C

解析:“爆米花”样钙化是肺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骨肉瘤肺转移多为边缘清晰的结节,钙化少见;甲状腺癌、肾癌转移可呈粟粒状或多发结节。

9.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MRI表现是:

A.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灯泡征”),增强扫描早期边缘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

B.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C.T1WI等信号,T2WI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快进快出”

D.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环形强化

答案:A

解析:肝血管瘤因富含血窦,T2WI呈显著高信号(灯泡征);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向中心填充,最终与肝实质信号一致。

10.关于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正确的是:

A.好发于儿童骨骺未闭合的长骨干骺端

B.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可见Codman三角

C.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皂泡样”改变,无骨膜反应

D.成骨性病变,骨密度增高,可见放射状骨针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