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西普法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A.重大误解
B.欺诈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
D.显失公平
答案:C
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重大误解、欺诈、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
B.抢劫罪
C.贩卖毒品罪
D.放火罪
答案:A
解析:《刑法》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B.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C.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D.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答案:B
解析:行政处罚的设定除法律外,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也可以设定部分行政处罚,A错误;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C错误;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D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B正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的工时制度。
A.8;40
B.8;44
C.10;40
D.10;44
答案:B
解析:《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答案:C
解析: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不限数量
答案:A
解析: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A.没收
B.查封、扣押
C.拍卖
D.拆除
答案:B
解析: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A.二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答案:C
解析: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B.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
C.早期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D.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
答案:A
解析: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实施下列行为,其中不包括()。
A.限定为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