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资兴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李某和邻居张某打架,造成张某轻微伤。在民警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张某拿到了李某赔偿的医药费500元。事后,张某觉得吃亏了,又到派出所要求重新处理,对此办案民警应该(??)。
A.再次调解
B.告知张某只能对李某提起民事诉讼
C.不能对李某作出治安处罚
D.告知张某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治安案件处理规定的理解。在民警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后,案件已处理完毕。根据相关治安管理法规,此时不能再对李某作出治安处罚。选项A再次调解不符合规定;选项B应是告知提起民事诉讼而非只能;选项D这种情况不适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所以答案选C。
2、“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以上认识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原则是(??)
A.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B.坚持从中国实际岀发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原则。一个国家的法治道路和法治体系取决于其基本国情。在我国,不考虑实际国情,法治就难以有效施行。答案B符合,强调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国情来确定法治道路和体系,其他选项A强调人民主体地位,C强调平等,D强调法治与德治结合,均与题干所体现的原则不符。
3、行为人自动放弃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不予处罚
D.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理解。在治安管理中,行为人若能自动放弃违法行为或有效防止结果发生且未造成损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不予处罚。A选项从轻处罚、B选项减轻处罚均不符合这种情况,所以答案是C选项不予处罚。
4、下列不属于终结强制执行情形的是(??)
A.公民甲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但有义务承受人
B.法人乙通过法院裁定破产,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
C.丙的执行标的灭失
D.经行政诉讼后法院判决,对丁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终结强制执行的情形。在法律规定中,终结强制执行需符合特定条件。B选项法人破产且无财产和义务承受人;C选项执行标的灭失;D选项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这些都符合终结情形。而A选项公民甲死亡但有义务承受人,不符合终结强制执行的条件。
5、张某翻修祖屋,请施工队来盖房时,在屋底发现了一坛银子。关于该埋藏物的所有权归属,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归国家所有
B.归施工队所有
C.归张某所有
D.归集体所有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埋藏物所有权的相关知识。在我国法律规定中,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归国家所有。张某祖屋下发现的银子,其所有人不明,所以应归国家所有。施工队只是施工方,不拥有所有权,张某也不能仅因在祖屋发现就拥有,集体同样不具备所有权。
6、对外国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之后,决定机关应当在(??)小时内将案件情况报告省级公安机关。
A.12
B.48
C.24
D.36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外国人行政拘留案件报告时间的规定。在相关法律规定中,对外国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后,决定机关应在48小时内将案件情况报告省级公安机关。A选项12小时、C选项24小时、D选项36小时均不符合这一规定,所以答案是B选项48小时。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上述论述蕴含的哲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B.“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C.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哲学原理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体现了既要看到成绩机遇,又要看到短板不足等,这符合“两点论”,即全面看待问题;同时更强调看到风险并做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体现了“重点论”,即把握关键。所以答案选B,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8、对下列涉案物品处理正确的是(??)
A.甲借用邻居的螺丝刀,到邻乡连续盗窃作案,后被抓获,螺丝刀被缴获,公安机关扣押并收缴了该螺丝刀
B.乙盗窃他人现金600元后,归还前几日看病时向邻居的借款,公安机关向乙的邻居扣押并收缴了该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