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四川省辅警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件大小:54.48 K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1.81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四川省辅警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

A.公民

B.人民

C.劳动者

D.爱国者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我国国家权力归属主体的理解。在我国,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范围较广。人民是政治概念,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和爱国者只是人民中的一部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所以答案选B。

2、王某在赶集回家路上遇到骑摩托车的李某,于是搭乘便车回村。途中,李某接听电话致摩托车失控侧翻,王某受伤。关于王某的损害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自行承担损害后果

B.李某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

C.王某和李某均等分担损失

D.李某须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侵权责任相关知识。在搭乘便车这种情形中,李某作为驾驶人接听电话致摩托车失控侧翻,造成王某受伤。李某的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应承担全部责任。王某本身无过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李某须对王某的损害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3、将违法犯罪嫌疑人扭送至公安机关的行为,不属于(??)。

A.报案

B.控告

C.举报

D.投案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法律行为概念的区分。报案是向公安等机关报告案件情况;控告是向有关机关指控他人违法犯罪;举报是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而投案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行。将嫌疑人扭送公安机关,不符合犯罪嫌疑人主动交代罪行的投案特征。所以答案选D。

4、A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民警上下级的依据是

A.警衔类别和等级

B.职务类别和等级

C.行政职务和警衔

D.工资待遇和警衔

【答案】:C

【解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相关规定,公安民警上下级关系的区分依据是行政职务和警衔。行政职务代表了民警在公安机关中的管理层次和职责范围,而警衔则体现了民警的资历、职务等级和专业技能水平。这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确定公安民警上下级关系的基础。

5、我国行政区划中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数量分别是(??)。

A.24,5,4,3

B.24,5,3,3

C.23,5,4,2

D.23,5,3,

【答案】:C

【解析】我国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截至目前,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

6、某派出所辖区内一所大学的学生吴某到该派出所投案称其与同学李某发生矛盾并将李某打致轻微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派出所接受投案,并指派民警调查

B.民警将吴某的同学李某传唤到派出所一同调查

C.民警张某带着联防队员分别对吴某、李某进行调查

D.民警认为其违法情节特别轻微,直接决定不予处罚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派出所对治安案件的处理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派出所应接受投案,并指派民警进行调查,这是符合正常执法流程的。B选项传唤李某一同调查不符合程序。C选项联防队员不能参与案件调查。D选项不能直接决定不予处罚,需按程序调查后决定。所以应选A选项。

7、有媒体针对一案件对民警进行采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严厉训斥记者,驱逐记者离开

B.告知记者到单位宣传部门进行了解

C.立即告诉记者案件情况

D.告诉记者案情的一部分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民警面对媒体采访案件时的正确处理方式。在执法工作中,民警应遵循相关规定和程序。对于案件采访,不能随意透露案情,A选项严厉训斥驱逐不恰当;C选项立即告诉记者案件情况不符合规定;D选项告诉一部分也不合适。B选项告知记者到单位宣传部门了解,符合规范流程,能保证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8、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多方平衡,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国策的基本立足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但根本上要依靠自身力量,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A选项侧重内外联动与互惠互利;B选项强调多方平衡共同发展;C选项注重相互借鉴和求同存异。而我国对外开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基本立足点,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9、刘某因涉嫌盗窃,被甲县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在拘留期间被提请逮捕后,甲县人民检察院对刘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甲县公安机关应当(??)

A.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

B.羁押至期限届满再释放犯罪嫌疑人

C.对不批准逮捕决定向人民检察院要求复议或提请复核期间,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

D.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