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GCT)真题
第一部分语言表达能为测试
(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声振寰宇(天下)瞬息万变(一眨眼)挺身而出(挺直)
B:兢兢业业(谨慎)扪心自问(拍打)顺理成章(道理)
C:金声玉振(玉石)不可理喻(晓喻)颠扑不破(抬高)
D:相辅相成(辅助)洋洋洒洒(流畅)莫衷一是(衷心)
答案:A:声振寰宇(天下)瞬息万变(一眨眼)挺身而出(挺直)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分]
A:不可狂妄自大,也不要枉自菲薄。
B:诗歌最忌骄揉造作,无病呻吟。
C:他自顾不遐,哪里还能顾及他人。
D:经过长途跋涉,他风尘仆仆赶到这里。
答案:D:经过长途跋涉,他风尘仆仆赶到这里。
3.对下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蜂飞来飞去。野花遍地都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分]
A:拟人、比喻、顶真
B:排比、比喻、拟人
C:排比、比喻、递进
D:拟人、顶真、夸张
答案:B:排比、比喻、拟人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作为人民大众所欢迎的文艺工作者,难道在艺术上不应该精益求精吗?
B:五四以后,旧体诗已经式微,即使偶然有人唱和写作,也不过是噤若寒蝉。
C:在这次学术会议上,专家学者们高谈阔论,肆无忌惮,畅所欲言。
D:放眼望去,满园的红牡丹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答案:A:作为人民大众所欢迎的文艺工作者,难道在艺术上不应该精益求精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该电厂每年的发电量,除供当地使用外,还向北京、天津输送。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C:国产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将,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
D: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答案: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6.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分]
A:在我们公司里,除了老王,他最关心小李。
B: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C:他文思敏捷.三天就写出了一篇文章。
D:火车票没买到,老王只好急急忙忙坐出租车去了。
答案:C:他文思敏捷.三天就写出了一篇文章。
7.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后收人小说集《呐喊》。
B:所谓“前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纪传体史书。
C:《古文观止》是清人编选的著名古文选本,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下迄清代。
D:《楚辞?九歌)共有十一篇作品,是屈原据楚国民间祭神乐歌加工、创作而成。
答案:C:《古文观止》是清人编选的著名古文选本,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下迄清代。
8.学者俞陛云曾分析一首词的艺术表现之妙,说:“(此)言清昼久坐,看日影之移尽,乃目见之静趣.皆写出静者之妙心。”与这段话的意思相符的词句是[2分]
A:翠烟笼日上花梢。花外楼高。海犀不动帘栊静,昼长人懒莺矫。(李鼎《凤人松》)。
B: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李清照《满庭芳》)
C:雨过芳塘净,清昼闲中永。门外立双旌,隔花闻笑声。(舒亶《香萨蛮》)
D: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段成式《闲中好》。
答案:D: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段成式《闲中好》。
9.下列关于称谓礼貌用语的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他人称呼自己已故的父母,可用“先父”、“先母”。
B: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弟弟、妹妹,可用“舍弟”、“舍妹”。
C:称呼谈话对方的子女或收信人的子女,可用“令郎”、“令爱”。
D:与人交谈或写信称呼对方父母,可薄称“家父”、“家母”。
答案:D:与人交谈或写信称呼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