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资料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通游船的桥梁,其桥底与常水位之间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A.1.0m
B.1.2m
C.1.5m
D.1.8m
【答案】:C
解析:通游船的桥梁,其桥底与常水位之间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5m。
2、单选题:杭州西湖十景中的曲院风荷主要展示哪个季节的季相景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B
解析:杭州“西湖十景”中的“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夏季,曲院风荷内荷花盛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现出独特的夏季季相景观。所以本题选B。
3、花冠是全部花瓣的统称。舌状花冠的花瓣5片,基本合生成短筒,上部向一侧伸展成扁平舌状,如()的花冠。
A.玉簪
B.福禄考
C.芍药
D.向日葵
【答案】:向日葵
解析:舌状花冠的特点是花瓣5片,基本合生成短筒,上部向一侧伸展成扁平舌状。向日葵的花冠就符合舌状花冠的特征。而玉簪的花是典型的高脚碟状花冠,福禄考的花为高脚碟状花冠,芍药的花是蔷薇花冠,均不符合舌状花冠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是向日葵。
4、单选题:哪种置石方式要求山石必须具备独特的观赏价值,应选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的山石?
A.特置
B.对置
C.散置
D.群置
【答案】:A
解析:特置是指将单独一块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山石,以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等特点为选择标准进行布置展示。对置通常是指在建筑大门两侧对称布置山石。散置是将山石三三两两地不规则布置。群置是指用较多的山石组合成一个群体景观。所以本题应选特置。
5、单选题:EPDM薄膜水池常用在哪种施工中?
A.钢筋混凝土水池
B.刚性结构水池
C.柔性结构水池
D.临时水池
【答案】:C
解析:EPDM薄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适合应用于柔性结构水池施工。而钢筋混凝土水池一般采用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按特定工艺施工,并非主要使用EPDM薄膜;刚性结构水池强调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多通过刚性材料和结构设计来实现,EPDM薄膜不是其常用材料;临时水池虽然可以有多种形式,但EPDM薄膜水池并非主要用于临时水池施工,而是在柔性结构水池中发挥其优势,所以答案选C。
6、单选题:联系各住户或各居住单元前的住宅小路,两侧的种植宜适当(),以便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等可驶近住宅。
A.后退
B.收紧
C.密植
D.疏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住宅小路两侧种植设置的合理性。联系各住户或居住单元前的住宅小路需保证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等可驶近住宅,这就要求小路两侧要有足够空间让车辆通行。“后退”是指种植区域适当往两侧扩展,增加小路的实际通行宽度,利于车辆驶近住宅,该做法符合要求。“收紧”会使两侧种植区域靠近小路,压缩通行空间,不利于车辆通行。“密植”会让两侧植物密集,进一步阻碍车辆行驶空间。“疏植”只是强调植物间隔大,但未体现出为车辆通行留出足够空间的含义,不能满足急救车和搬运车等驶近住宅的要求。所以应选择使种植区域适当“后退”的做法,答案选A。
7、根据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期,哪个时期初步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A.生成期
B.转折期
C.全盛期
D.成熟期
【答案】:B
解析: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期中,转折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态势,玄学、佛教等思想的兴起对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园林的建造逐渐从单纯的物质享受转变为追求精神境界和自然情趣,造园活动不再局限于皇家,私家园林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园林的规划设计和造园技艺有了显著的进步,开始注重山水的模拟和意境的营造,初步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而生成期是园林的初始阶段,园林的功能和形式相对简单;全盛期是园林发展的鼎盛阶段,园林的规模和艺术水平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成熟期则是园林艺术更加精湛、成熟和多样化的阶段。所以本题应选转折期。
8、单选题:意在笔先,是指造园首先要认真考虑:
A.明旨
B.相地
C.构思
D.布局
【答案】:C
解析:“意在笔先”强调在进行创作等活动前要有预先的思考和谋划。在造园情境中,构思是造园开始前首要且需认真考虑的关键环节,它统领着整个造园的方向和理念。明旨通常是明确造园的主旨等,但这更像是构思中需要明确的一个方面;相地是选择合适的造园场地,它是造园的一个步骤,但并非“意在笔先”所着重强调的首先要考虑的核心内容;布局是在构思基础上对园林各项元素进行安排。所以造园首先要认真考虑的是构思,答案选C。
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控制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C.现场安全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