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资料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广场用地的建筑占地比例不应大于()%。A.1B.2C.3D.4
【答案】:B
解析:广场用地的建筑占地比例不应大于2%,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2、单选题:意大利具有自然山地条件,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盛行的意大利台地园,采用以下哪种布局?A.规则式B.自然式C.风景式D.山水式
【答案】:A
解析:意大利台地园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的代表形式,因其具有自然山地条件,在布局上采用规则式。规则式布局强调对称、几何形状和秩序感,通过整齐的路径、台地、植物修剪等元素,营造出严谨、庄重的空间氛围,符合当时意大利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审美需求。而自然式布局强调模仿自然、自由流畅;风景式布局注重营造自然风景般的景观效果;山水式布局多体现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主题的特点,均不符合意大利台地园的布局特征。所以本题应选A。
3、单选题:花坛宜选择一、二年生花卉,如()。A.水仙B.马蹄莲C.雏菊D.鸢尾
【答案】:C
解析:一、二年生花卉是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雏菊为二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秋季播种,次年春季开花,适合作为花坛花卉。而水仙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秋季栽培,春季开花,常作为室内观赏花卉;马蹄莲是多年生粗壮草本,多作切花或盆栽观赏;鸢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应用于园林地被、花境等。所以本题应选雏菊。
4、单选题:下列园林植物适宜在偏酸性土壤生长的是
A.臭椿
B.榆树
C.国槐
D.八仙花
【答案】:D
解析:八仙花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花色多为蓝色。而臭椿、榆树、国槐都能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相比之下,它们并非特别适宜偏酸性土壤。
5、单选题: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构造层包括()、栽植土壤层、植被层。
A.防水层、找平层、排水层、过滤层
B.找平层、排水层、隔根层、过滤层
C.防水层、隔根层、排水层、过滤层
D.找平层、防水层、隔根层、过滤层
【答案】:C
解析: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构造层通常包括防水层、隔根层、排水层、过滤层、栽植土壤层、植被层。防水层可防止地下水对构造层的渗透和侵蚀,保护地下设施;隔根层能防止植物根系穿透破坏地下设施;排水层用于排除多余水分,避免积水影响植物生长;过滤层可防止栽植土壤随水流失,堵塞排水层。因此正确答案选C。
6、(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坚果香蕉形集生成球形;喜深厚肥沃土壤,较耐水湿;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河滩、湖池堤岸生长最佳。
A、枫香
B、檫木
C、喜树
D、南酸枣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树种的特征来进行判断。喜树为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其坚果香蕉形,集生成球形;喜深厚肥沃土壤,较耐水湿,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河滩、湖池堤岸生长最佳,符合题干描述。枫香为落叶乔木,叶通常为掌状3裂,果序圆球形。檫木是落叶乔木,叶互生,聚集于枝顶,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2-3浅裂。南酸枣是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核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故本题答案选C。
7、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提出城市的最佳居住环境标准是达到每人拥有多少平方米公园绿地指标?
A.30
B.40
C.50
D.60
【答案】:D
解析: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提出城市的最佳居住环境标准是达到每人拥有60m2公园绿地指标。
8、室外消防栓应沿道路设置,为了便于消防车补给水,消防栓距路边不应超过多少米?
A.2
B.5
C.8
D.10
【答案】:A
解析:室外消防栓应沿道路设置,为便于消防车补给水,消防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米,所以本题应选A。
9、单选题:喷泉、瀑布等动态水景,在设计中通常将水景安排在视线或轴线的端点、空间的中心处,这是运用了水景的
A.基底作用
B.焦点作用
C.系带作用
D.生态作用
【答案】:B
【解析】在水景设计中,当将喷泉、瀑布等动态水景安排在视线或轴线的端点、空间的中心处时,其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成为视觉的焦点。基底作用强调水景作为景观的基础承载部分;系带作用主要是指水景起到连接不同景观区域的作用;生态作用侧重于水景在生态系统方面的功能,如调节气候、提供栖息地等。而题中描述的情况体现的是水景的焦点作用。
10、单选题:种群中年幼个体比例很大,年老个体比例很小,该种群属于?A、增长种群B、稳定种群C、衰退种群D、消亡种群
【答案】:A
解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当种群中年幼个体比例很大,年老个体比例很小时,意味着该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这些幼体未来会成长为具有繁殖能力的成体,种群数量将有较大的增长趋势,属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