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护士执行给药操作时,对患者身份进行查对时,错误的做法是:
A.同时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
B.使用电子设备扫描患者腕带条码核对
C.仅通过患者回答“是”确认身份
D.对无自主表达能力患者,与家属共同核对
答案:C
2.手术安全核查中,“患者接入手术室时”需核对的内容不包括:
A.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B.术前禁食禁饮时间
C.患者过敏史
D.手术器械灭菌标识
答案:D
3.输血前双人核对的内容不包括:
A.患者姓名、血型
B.血液制品类型、血量
C.献血者身份证号
D.血液有效期、血袋编号
答案:C
4.静脉输液时,需核对的“五对”内容是:
A.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
B.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
C.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
D.床号、姓名、药名、用法、时间
答案:C
5.急诊检验标本采集时,发现患者腕带信息与申请单不符,正确的处理流程是:
A.按申请单信息采集,事后补正
B.立即联系开单医生核实信息,确认后采集
C.让患者自行修改腕带信息
D.通知护士长处理,暂停采集
答案:B
6.新生儿出生后首次身份查对,必须核对的内容是:
A.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
B.母亲床号、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
C.母亲年龄、新生儿脚印、分娩医生
D.母亲住院号、新生儿身长、产房温度
答案:A
7.执行口头医嘱时,正确的查对流程是:
A.医生口头下达后直接执行
B.护士复述一遍,医生确认后执行
C.护士记录后执行,无需复述
D.双人核对后执行,无需医生确认
答案:B
8.药房发药时,对特殊药品(如麻醉药品)的查对重点不包括:
A.患者病历中的麻醉药品使用审批单
B.医生处方的签名与备案样式是否一致
C.药品数量与处方用量是否符合“红处方”规定
D.患者家属的身份证复印件
答案:D
9.手术患者转运至手术室前,护士需核对的“手术部位标识”应:
A.由患者自行标记
B.仅在病历中记录,无需体表标记
C.由手术医生用不可擦除记号笔标记,并与患者/家属确认
D.由病房护士标记,无需医生参与
答案:C
10.血透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需核对的内容不包括:
A.透析方案(超滤量、抗凝剂)
B.患者近期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C.透析机编号
D.患者饮食记录
答案:D
11.急救药品柜管理中,“五定”原则不包括:
A.定数量品种
B.定点放置
C.定人保管
D.定使用频率
答案:D
12.病理标本送检时,需核对的内容不包括:
A.标本类型(如组织、细胞)
B.患者姓名、住院号
C.标本固定液种类及量
D.送检医生的执业证书编号
答案:D
13.新生儿蓝光治疗时,查对内容不包括:
A.患儿姓名、床号
B.蓝光治疗时间、强度
C.患儿眼睛防护措施
D.母亲乳汁分泌量
答案:D
14.中医针灸治疗时,查对的重点是:
A.针灸针的消毒日期
B.患者既往针灸史
C.针灸穴位与医嘱是否一致
D.患者当日早餐进食情况
答案:C
15.介入治疗前,护士需核对的影像学资料不包括:
A.患者姓名、检查时间
B.影像片编号与检查申请单是否匹配
C.影像诊断报告结论
D.放射科医生的个人签名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患者身份查对的“双向核对”原则包括:
A.医护人员主动核对患者信息
B.患者/家属参与确认身份
C.仅通过电子系统自动匹配
D.核对至少两种身份标识(如姓名+住院号)
答案:ABD
2.药品查对的“八对”内容包括:
A.药名、剂量
B.浓度、用法
C.时间、有效期
D.患者性别、过敏史
答案:ABC
3.手术安全核查的“三方”人员是指:
A.手术医生
B.麻醉医生
C.手术室护士
D.患者家属
答案:ABC
4.输血过程中需重点观察的内容包括:
A.患者有无寒战、皮疹等输血反应
B.血液输注速度是否符合规范
C.血袋有无渗漏、溶血现象
D.患者当日血压波动情况
答案:ABC
5.急诊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的注意事项包括:
A.仅在抢救急危患者时使用
B.护士复述医嘱内容,医生确认“正确”后方可执行
C.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书面医嘱
D.可由实习护士直接执行口头医嘱
答案:ABC
6.标本采集前需核对的内容包括:
A.标本类型(如血、尿、便)
B.采集时间(如空腹、餐后)
C.患者饮食禁忌(如留尿前避免剧烈运动)
D.标本容器是否符合要求(如抗凝管、普通管)
答案:ABCD
7.新生儿身份查对的特殊要求包括: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