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公路工程水环境监测方案(3篇).docx
文件大小:39.2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3.82千字
文档摘要

第1篇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为保障水环境安全,预防和控制水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公路工程水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

1.了解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为公路工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评估公路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为水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3.监测水环境质量,确保水环境安全,为公众提供健康保障。

三、监测范围

1.公路工程沿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水量等。

2.公路施工、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

3.公路工程建设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四、监测内容

1.地表水监测

(1)水质监测: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

(2)水量监测:流量、水位、径流等。

2.地下水监测

(1)水质监测: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

(2)水量监测:水位、流量、径流等。

3.废水监测

(1)水质监测: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

(2)水量监测:排放量、浓度等。

4.废气监测

(1)水质监测: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

(2)水量监测:排放量、浓度等。

5.固体废物监测

(1)水质监测: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

(2)水量监测:排放量、浓度等。

五、监测方法

1.水质监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实验室分析。

2.水量监测:采用流量计、水位计等仪器进行现场测量。

3.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监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实验室分析。

六、监测频率

1.地表水、地下水监测:每月一次。

2.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

3.特殊情况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率。

七、监测结果处理

1.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监测报告。

2.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3.将监测结果报送给相关部门,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八、监测人员及设备

1.监测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水环境监测方法。

2.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水量监测设备、废水监测设备、废气监测设备、固体废物监测设备等。

九、经费预算

1.人员经费:监测人员工资、培训费等。

2.设备购置及维护费用:监测设备购置、维护、保养等费用。

3.监测材料及试剂费用:监测试剂、耗材等费用。

4.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制费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编制等费用。

十、监测时间

自本方案实施之日起,为期五年。

十一、附则

1.本方案由公路工程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2.本方案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3.本方案由公路工程建设单位负责解释。

(注: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2篇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保障水环境安全,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确保公路工程建设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特制定本水环境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

1.全面了解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及时发现和掌握水环境污染事故,保障水环境安全。

3.监督施工单位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

4.为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验收和后期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测范围

1.施工期间:施工场地、施工便道、临时排水沟、施工废水排放口等。

2.运营期间:公路沿线水体、公路两侧水体、排水设施等。

四、监测内容

1.水质监测: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

2.水量监测:地表水流量、地下水流量、施工废水排放量等。

3.水文监测:水位、流速、流量等。

4.水生态监测:底栖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

五、监测方法

1.水质监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如pH值、COD、BOD、氨氮、总磷、总氮等。

2.水量监测:采用流量计、流速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3.水文监测:采用水位计、流速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4.水生态监测: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

六、监测频率

1.施工期间:每月至少监测一次,发生水污染事故时,立即进行监测。

2.运营期间: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七、监测点位设置

1.施工期间:

(1)施工场地:设置在施工场地出入口、施工废水排放口等。

(2)施工便道:设置在便道与河道、水库等水体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