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用户需求书.docx
文件大小:43.5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1.49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用户需求书

项目总体目标

按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以民生诉求为驱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联动构建群众信赖、治理高效、可感可及整体政府,充分发挥大语言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按照“统一入口、统一受理、统一分拨调度、统一处置反馈、统一评价分析”的模式,依托XX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建设XX市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实现全市民生诉求渠道整合及业务协同对接,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智能管理、惠民速办”的全市一体化惠民速办数字化体系,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情民意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主动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政府决策科学化,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幸福XX。

项目背景

在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数字政府2.0和“一网统管”体系的整体框架下,近年来XX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推动了12396、12349、12369等34条政务热线归并优化,提高群众诉求办理效率,努力打造便捷、规范、高效、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较好地发挥了热线政务信息的咨询台、民生诉求的服务员、社会管理的预警器、宏观决策的好参谋等作用。

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全面渗透。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各类需求诉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并且人民群众对于民生诉求服务的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智能化能力和体验感受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XX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业务数据全年总服务工单量200.70万宗,同比增长13.31%,日均服务量0.55万宗。群众诉求逐步呈现体量大、增速快、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管理体系复杂庞大的情况下,如何在诸多事件中抓住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无疑是重要抓手。目前XX市民生诉求仍存在多个渠道入口、事项分类标准不一、条块协调联动能力不足、数据分析对管理决策支撑不够等问题,在全市统筹调度、民生诉求办理时效、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与市民要求尚有差距。

2025年2月21日上午,经XX市XX届人大X次会议对开展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表决确定的十件XX市2025年民生实事包括实施“惠民速办”服务体系。

为更好地服务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环境,依托XX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统筹各地各部门资源,搭建统一调度平台,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社情民意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把市民“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性能要求

为满足用户的要求,稳定、可靠、高效。人机界面友好,输出、输入方便,图表生成灵活美观,检索、查询简单快捷。系统性能要满足对响应时间和并发业务交易量的要求,支撑相关业务顺利开展。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如下:

1、总体性能需求

(1)高可用性能需求

平台总体可用率应≥99.7%,数据库应用可用率应≥99.8%,WEB应用可用率应≥99.8%。

平台性能稳定,应支持7×24小时工作,平均无故障率应达到99.99%。

系统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要求达到99.99%。

根据设计容量,满负载情况下,CPU的使用率应小于70%。

(2)弹性支撑需求

根据业务需求和策略,自动调整其弹性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管理服务,在满足业务需求高峰增长时无缝地增加规模,并在业务需求下降时自动减少以节约成本,满足应用和用户对数据应用的不确定性需求。

(3)可操作性

必须符合目前政务服务应用特点,业务相关人员及公众用户都可做到易学易用,在功能和人机交互界面上贴近用户日常办公、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界面尽可能大方美观,操作简便实用。应满足用户的要求,稳定、可靠、实用。人机界面友好,输出、输入方便,图表生成美观,检索、查询简单快捷。

(4)可扩展性

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以满足热线业务持续发展和创新应用要求。应充分考虑今后业务应用数据增加的各类需求,科学设计系统架构,可让系统维护人员通过“热插拔”的方式来实现更改业务流程的需求,保证系统高度的可扩充性。系统的可扩展性在以下方面重点考虑:主机系统、网络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业务应用系统。

(5)可维护性

应提供友好的应用操作维护界面,维护操作简单。当系统处理的某些指标需要动态改变时,不需要修改程序代码就可以实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