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保护专项方案
1成品保护组织机构
建立以总承包方项目经理为首,总包各职能部门联动的,并得到各分包商积极响应的成品保护的责任机构——“成品保护小组”,协调各单位一致动作,有纪律、有秩序的进行穿插作业,保证用于施工的原材料、制成品、半成品、工序产品以及已完成的分部分项产品得到有效保护,保证所有安装的设备不被损坏、划伤,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成品保护小组管理流程见图1-1。
图1-1成品保护小组管理流程
图1-1成品保护小组管理流程
项目经理
审批项目部成品保护方案,并提供人、材、物以保证成品保护措施的顺利执行
技术质量部
制定成品保护措施
施工管理部
组织落实成品保护措施
项目其他部门
根据工作内容
配合成品保护工作
专业工程师
在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同时进行成品保护方案、措施的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执行情况
成品保护巡视员
协助成品保护技术措施、方案的编制;成品保护巡查工作;检查成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并记录
施工操作工人
认真执行施工班组的成品保护方案,对自己完成的产品进行成品保护,同时不破坏他人的成品。
2成品保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成品管理方案在工程施工中得以顺利、有效的进行落实实施,项目部建立建全成品保护各项管理制度,具体见表2-1。
成品保护管理制度表2-1
序号
名称
制度内容
1
施工进度计划统筹安排与现场协调制度
1本制度将从进度计划编审到计划调整,以及计划完成的考核,特别是交叉作业时的协调等方面进行规范。
2深入了解工程施工工序并在需要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事先制定好成品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后续工序造成前一工序成品的损伤和污染。一旦发生成品的损伤或污染,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保证进度和质量。
2
工序交接检制度
1本制度将使各分包的交叉作业或流水施工做到先交接后施工,使前后工序的质量和成品保护责任界定清楚,便于成品损害时的责任追究。
2分包在某区域完成任务后,须向总包书面提出作业面移交申请,批准后办理作业面移交手续。
3
成品保护
责任制度
施工过程中应坚持“谁施工、谁保护”,“保护自己的成品、不破坏他人的成品”,“谁破坏、谁赔偿”,“谁施工,谁维修”的原则。
4
成品和设备保护巡查制度
1每天对各类成品进行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马上上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弥补措施。
2每周定期进行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检查时,也要把成品保护方面的情况同时一并纳入。
5
损坏登记
制度
1成品造成损坏,成品保护责任单位应立即到总包进行登记。
2分包需提供责任人,总包确认后,由分包自行协商解决或由总包取证裁决,责任方须无条件接受。
3未提供责任人的,责任自负。
6
成品和设备损害追查、补偿、处罚制度
对任何成品或者设备损害事件,总包将预以调查处置,由失误造成的损害照价补偿,对故意破坏将加重处罚,甚至移交当地政府司法部门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7
成品和设备保护举报与奖罚制度
项目现场将设置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对于署名举报者能够及时真实举报的,一经查实将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8
进入楼层或房间施工、检查、视察的许可制度
1当施工形象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各楼层和主要房间将对进入该区的人员实行进入准许制度,以杜绝人为的产品损害事件发生。
2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成品保护区,凡需进入保护区域者,需经成品保护小组同意,否则不得放行。
9
主要设备物资进场的验收或代管交接制度
总包将对业主或其他指定分包,以及自身采购的设备、物资实行进场验收和代管手续办理制度。
10
成品保护
培训教育制度
1总包将对全部进场的施工人员或视察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教育工作。
2定期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成品半成品保护教育。增强员工成品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成品。
11
其他制度
总包在工程进行到后期时及时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保安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协助总包进行产品保护、物资看护和设备试运行方面的管理工作。
3成品保护方法
成品保护方法有保护、包裹、覆盖、封闭、巡逻看护等,具体见表3-1。
成品保护方法分类表3-1
序号
方法
内容
1
保护
提前保护,以防止成品可能发生的损伤和污染,如在玻璃幕墙铝框表面贴塑料薄膜,门口在推车易碰部位,在小推车车轴的高度钉防护条等。
2
包裹
1成品包裹:防止成品被损伤或污染。如大理石或高级抛光砖柱子贴好后,用立板包裹捆扎;楼梯扶手易污染变色,油漆前裹纸保护;门窗用塑料布包扎;电气开关、插座、灯具等设备也要包裹,防止施工过程中被污染。
2采购物资的包装:防止物资在搬运、贮存至交付过程中受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采购单位在订货时向供应商明确物资包装要求。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