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4.1古诗词三首预习练习卷.docx
文件大小:38.28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61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4.1古诗词三首预习练习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A.杜甫B.李白C.王之涣D.白居易

2.《春晓》中,“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什么?

A.处处闻啼鸟B.夜来风雨声C.花落知多少D.月落乌啼霜满天

3.《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什么?

A.黄河入海流B.欲穷千里目C.更上一层楼D.海内存知己

4.《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一句是什么?

A.疑是银河落九天B.江山如此多娇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红军不怕远征难

5.《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么?

A.疑是地上霜B.举头望明月C.低头思故乡D.海内存知己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春晓》的作者是______。

2.《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_____。

3.《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______。

4.《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

5.《春晓》中,“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______。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静夜思》的作者是杜甫。()

2.《春晓》中,“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处处闻啼鸟”。()

3.《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黄河入海流”。()

4.《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一句是“疑是银河落九天”。()

5.《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举头望明月”。()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春晓》这首诗的主题。

2.简述《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主题。

3.简述《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主题。

五、作文题(共1题,共20分)

以《静夜思》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

八、阅读理解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观?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季节?

九、诗歌鉴赏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鉴赏《春晓》这首诗,分析其艺术特色。

2.鉴赏《登鹳雀楼》这首诗,分析其艺术特色。

3.鉴赏《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分析其艺术特色。

十、诗歌创作题(共1题,共10分)

以《静夜思》为主题,创作一首不少于8句的诗歌。

十一、诗歌翻译题(共1题,共10分)

将《春晓》这首诗翻译成英文。

十二、诗歌默写题(共1题,共10分)

默写《静夜思》这首诗。

十三、诗歌理解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理解《春晓》这首诗的主题。

2.理解《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主题。

3.理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主题。

十四、诗歌背诵题(共1题,共10分)

背诵《静夜思》这首诗。

十五、诗歌创作题(共1题,共10分)

以《春晓》为主题,创作一首不少于8句的诗歌。

一、选择题答案

1.B

2.A

3.A

4.B

5.A

二、填空题答案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三、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四、简答题答案

1.《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通过描写春眠、啼鸟、风雨、花落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2.《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通过登高望远,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3.《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通过描绘瀑布的飞流、高度和气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五、作文题答案

(略)

1.古诗词鉴赏:学生需要理解古诗词的主题、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古诗词背诵:学生需要熟练背诵古诗词,能够准确默写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