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英语教学设计My family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3.6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1.57千字
文档摘要

Myfamily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学生能熟练掌握家庭成员相关词汇(father,mother,sister等)及“Thisis.../Theseare...”等介绍家人的句型,能听懂简单的家庭介绍对话,用英语清晰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完成相关书面描述。

文化意识:通过对比中西方家庭观念、家庭称谓差异,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文化的特点,培养跨文化意识,增强文化敏感性与包容态度。

思维品质:在分析家庭关系、讨论家庭活动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通过创意家庭树设计、故事创编等活动,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法、分类归纳法学习词汇;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掌握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估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家庭成员词汇和介绍家人的核心句型,并能在真实情境中准确运用;听懂包含家庭信息的简短对话,理解关键信息;能连贯、流畅地口头和书面介绍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在跨文化情境中准确使用家庭相关词汇和表达;灵活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创造性表达;通过语言学习深化对家庭意义的理解,实现知识与情感的融合。

三、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项目式学习法。创设家庭聚会、模拟采访等真实情境;借助单词接龙、猜谜等游戏提升学习兴趣;组织小组合作完成家庭树制作、情景剧表演;通过项目式任务推动深度学习。同时结合多媒体、VR等技术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动画短片《PeppaPig》中家庭互动片段,提问学生:“Whatcanyouseeinthisfamily?Whodoyoulikebest?”鼓励学生用简单英语回答,激活已有知识,引出“Myfamily”主题。

用希沃白板展示模糊的家庭人物轮廓图片,让学生通过抢答猜测人物身份,猜对后呈现清晰图片及对应英文单词,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词汇与句型学习(15分钟)

词汇学习:运用图片闪卡展示father,mother等家庭成员词汇,教师领读并示范发音,学生跟读模仿。利用“单词炸弹”游戏,随机展示单词卡片,学生需快速读出单词,读错的卡片视为“炸弹”,累计“炸弹”最少的小组获胜。

句型学习:创设“家庭聚会”情境,教师扮演主人,手持家人照片,用句型“Thisismy.../Thesearemy...”介绍家人,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随后让学生两两一组,利用自带的家庭照片,运用所学句型互相介绍。

(三)阅读与听力训练(15分钟)

阅读:呈现一篇关于Tom家庭介绍的短文,设置“信息速览”任务,让学生用1分钟快速浏览,回答“HowmanypeoplearethereinTom’sfamily?”等基础问题;再进行精读,完成填空练习,深挖细节信息。

听力:播放一段家庭成员间对话音频,设置梯度任务:第一遍听,圈出听到的家庭成员词汇;第二遍听,判断句子正误;第三遍听,补全对话中的空缺内容。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小组合作开展“家庭树制作”项目,每组发放卡纸、彩笔,学生用英文标注家庭成员关系制作家庭树,并推选代表上台展示介绍,其他小组提问、评价。

创设“跨国笔友交流”情境,让学生给外国笔友写一封邮件,介绍自己的家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鼓励加入家庭趣事等拓展内容。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家庭成员词汇、句型及文化知识。

五、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录制一段1分钟的视频,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

拓展作业:采访家中长辈,了解家族故事,用英文制作简易家族历史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