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年级五月适应性检测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6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命审题:高三地理备课组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这一事件被广泛认为与大规模火山活动及其引发的环境变化密切相关。这些环境效应对海洋和陆地生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图1为火山活动、环境与生物灭绝的关系。读图,完成1~3题。
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和大陆岩浆孤火山
卤素排放
Hg、Cu等金属
SO?
排放
CO?和CH?排放
臭氧层破坏毒化作用酸雨全球变暖
山冬
厂紫外线增加野火增加
光合作用
去森林化多样性纬度
去森林化
多样性纬度梯度下降
陆地生物灭绝
大陆风化增强
海洋缺氧
低携氧能力生物灭绝
海洋生物灭绝
海洋酸化
生理无缓冲
生理无缓冲生物灭绝
有限或无
证据
相对较多
图1
1.仅从证据链完整性考虑,二叠纪-三叠纪陆地生物灭绝最有可能是因为
A.火山活动释放SO?B.火山活动释放重金属
C.火山活动释放卤素D.火山活动释放CO?、CH?
2.据图推测“火山冬天”的地理原理为微信公众号《高三答案》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强
C.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D.大气逆辐射显著减弱
3.下列关于上述学术猜想说法正确的是
①结论基于对大气的研究②结论基于精确数据支撑
③生物灭绝存在强度差异④生物灭绝存在时空差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高三年级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荥阳盆地处黄土丘陵向黄淮海平原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研究表明,荥阳盆地早期农业发展模式与水文和地貌条件密切相关。图2为荥阳盆地新石器时代不同阶段粟黍稻等粮食作物比例,据图完成4~6题。
粟黍稻
百分比含量
稻(%)
黍(%)
粟(%)
地貌单元图2
4.图中地貌单元①②③分别为
A.丘陵、台塬沟谷、平原B.台塬沟谷、平原、丘陵
C.平原、台塬沟谷、丘陵D.丘陵、平原、台塬沟谷
5.导致该地不同地区农作物比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土壤D.水源
6.据图推测甲时期相对于乙时期
A.气候更加干旱B.人口数量更多C.农业技术落后D.粮食供不应求
台风季指热带气旋每年首次和末次登陆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图3显示了1949~2022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首次和末次登陆时间和线性变化趋势。读图,完成7~9题。
12
12
11
10
9
8
7
6
5
4
3
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
时间
案》
年份
图3
高三年级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
—首次登陆日期—末次登陆日期……-线性变化趋势
7.下列关于中国台风季时间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季始于夏季终于秋季B.台风季整体呈现缩短趋势
C.台风季整体年际变化较小D.台风季平均时间为5个月8.1954年我国台风季特点主要与
A.西北太平洋副高北移增强有关B.东亚冬季风强度持续减弱有关
C.赤道低气压带季节性收缩有关D.盛行西风带位置偏南扩张有关9.1997年我国台风季
①台风登陆数量较少②台风登陆数量较多
③台风生成位置偏南④台风生成位置偏北
A.①③B.①④
C.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