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部编本七下语文测试题.doc
文件大小:27.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部编本七下语文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B.菜畦(wā)C.桑葚(shènɡ)D.攒成(zǎn)

2.“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中的“戒尺”意思是()

A.警戒的尺子B.旧时教师用来体罚学生的木板

C.装饰的尺子D.一种量具

3.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B.《木兰诗》——郭茂倩——《乐府诗集》

C.《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D.《阿长与〈山海经〉》——老舍——《骆驼祥子》

4.“卿今当涂掌事”中“当涂”的意思是()

A.当道路B.当权C.恰当D.对着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懊悔屏嶂B.斑斓高粱

C.丰饶默锲D.污哕嗥鸣

6.下列对“朔气传金柝”中“朔气”解释正确的是()

A.北方的寒气B.一月的天气

C.寒冷的空气D.晚上的凉气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下车引之B.学而时习之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夫君子之行

8.“不闻机杼声”中“机杼”指的是()

A.织布机B.机器声音

C.织机的梭子D.机房

9.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A.可汗(kèhán)B.燕山(yàn)

C.辔头(pèi)D.鞍鞯(ānjiān)

10.下列对“但当涉猎”中“涉猎”解释正确的是()

A.粗略地阅读B.打猎

C.涉及D.广泛阅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鲁迅作品的有()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彷徨》D.《野草》

2.下列关于《木兰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首长篇叙事诗B.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C.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D.塑造了木兰深明大义、英勇善战等形象

3.下列词语中描写景物的有()

A.荒草萋萋B.万丈狂澜C.扑朔迷离D.参差不齐

4.下列关于《孙权劝学》说法正确的是()

A.出自《资治通鉴》B.主要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

C.表现了孙权的善劝D.突出了吕蒙学习后的变化

5.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有()

A.见往事耳(了解)B.蒙辞以军中多务(告辞)

C.及鲁肃过寻阳(等到)D.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6.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

A.对镜帖花黄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徐以杓酌油沥之D.当窗理云鬓

7.下列属于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有()

A.鞠躬尽瘁B.锲而不舍C.鲜为人知D.妇孺皆知

8.下列与《阿长与〈山海经〉》相关的有()

A.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B.文章围绕阿长写了许多琐事

C.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D.阿长为鲁迅买来《山海经》

9.下列对“万里赴戎机”中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A.万里:形容路途遥远B.赴:奔赴

C.戎机:战事D.万里指一万里的路程

10.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正确的是()

A.“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B.“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C.“博士”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D.“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

2.《木兰诗》中木兰凯旋后得到了极高的赏赐,她欣然接受。()

3.《孙权劝学》中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学习。()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意思是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5.《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一个迷信、唠叨但又善良的人。()

6.“朔气传金柝”描绘的是北方夜晚行军的景象。()

7.《卖油翁》的作者是唐代的欧阳修。()

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邪”通“耶”,表反问语气。()

9.古代“江”一般专指长江,“河”一般专指黄河。()

10.《驿路梨花》通过写梨花来赞美雷锋精神。()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要概括《木兰诗》的主要内容。

答:讲述木兰代父从军,历经多年征战,凯旋而归,拒绝高官厚禄,最终与家人团聚的故事,塑造了木兰深明大义、英勇善战、淡泊名利的形象。

2.《孙权劝学》中孙权是如何劝学的?

答:孙权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以自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