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升初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考知识点讲义《第六单元第17讲:立体图形的认识》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872.95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5.3千字
文档摘要

升初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考知识点讲义

第六单元第17讲:立体图形的认识

?新知解析

?新知解析

知识点①?立体图形的认识

??填一填。

1.有一根铁丝,恰好可以围成长6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根铁丝恰好也可以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则围成的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厘米。

2.华华在一个正方体盒子的每一个面上都写上一个字,分别是我、喜、欢、数、学、课,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盒子上,和“我”相对的面所写的字是“()”。

3.某种生日蛋糕的包装盒是一个圆柱形。为了携带方便,包装时还会捆上丝带(如图,单位:厘米),打结处正好在上底面圆心处,打结用去丝带25厘米。捆扎这个蛋糕盒至少用去()厘米的丝带。

4.把一个圆锥沿高切开,得到两个半圆锥表面积增加了20cm2,圆锥的高是5cm,那么圆锥的半径是()cm。

?【答案】:

??1.4

【点拨】根据题意可知,长方体框架的棱长总和等于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总和,求出长方体框架的棱长总和除以12即为正方体框架的棱长,即(6+3+3)×4÷12=4(厘米)。

??2.学

【点拨】折叠成正方体后,“我”与“学”相对,“喜”与“数”相对,“欢”与“课”相对。

??3.545

【点拨】观察图中丝带的捆法,丝带的长是由8条直径、8条高、打结处的长度组成的,即(50+15)×8+25=545(厘米)。

??4.2

【点拨】圆锥沿高切开后,增加两个切面的面积,而切面是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底,圆锥的高为高的三角形,所以圆锥的半径为20÷2×2÷5÷2=2(cm)。

?举一反三1

?举一反三1

1.填空题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正方体的棱长为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厘米。(π取3.14)

(4)圆锥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π取3.14)

(5)一个棱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π取3.14)

2.选择题

(1)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A.2倍 B.3倍 C.一半

(2)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A.3 B.4 C.5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倍。

A.2 B.4 C.8

(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厘米、b厘米、h厘米,如果高增加3厘米,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立方厘米。

A.3ab B.3ah C.3bh

3.判断题

(1)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2)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4倍,体积就扩大8倍。()

(4)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4倍。()

(5)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

知识点②?观察物体

??明明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最少要用()个小正方体,最多要用()个小正方体。

??画出下面几何体从上面、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答案】:

??59

【点拨】根据从前面和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此几何体有2层4列2排,用最少的小正方体搭时,第1、2、4列只有1个小正方体且至少有1列在后排,第3列小正方体在前排且有2层,最少要用5个小正方体;用最多的小正方体搭时,下层有2排4列,上层只在第3列前排有1个小正方体,最多要用9个小正方体。

??如下图:

?举一反三2

?举一反三2

1.单选题

(1)从上面观察如图图形,看到的是(

A.B.C.D.

(2)如图几何体中,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这个几何体是()

A.B.C.D.

(3)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每个小正方形上面的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从右面看是(

A.B.C.D.

(4)分别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搭成如下图的三个几何体,从()

A.正面B.左面C.上面D.右面

(5)小明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