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文件大小:116.5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1
总字数:约5.07千字
文档摘要

导入:从蹒跚学步到“神级队友”,人形机器人还有哪些路要走?小调查:你接受人形机器人参与到你的生活中吗?请说说你的理由人形机器人有何优缺点?人形机器人是什么?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拥有人形外观、具备人类特征,以代替或辅助人类工作的机器人产品。

人形机器人的优缺点协助人类工作,代替人类完成枯燥简单类型工作,节约人力成本价格高昂,后期维护工作复杂...运用于多种场景,可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耗电量大,技术不成熟,易出现失误安全性问题得不到绝对保障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知识清单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含义、逻辑结构、种类、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该注意的问题?2、运用关系判断的必要性、含义、组成、种类?3、把握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意义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2.性质判断含义1.必要性:正确运用性质判断认识事物,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没有”(不是)的判定。需要运用性质判断。示例:所有玫瑰花都是带刺的(具有带刺的性质)有的天鹅不是白色的(不具有白色的性质)

谓项(P)主项(S)联项量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有的场合可省略。如:这个苹果很甜正确运用性质判断3.性质判断的结构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所有”“一切”“有些”“有的”“这个”)(“有”“是”或“无”“不是”)所有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量项主项联项谓项示例:例:“有些中学生不是球迷”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1)依据判断的质,即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是”在日常语言表达中可省略或替代)所有的人形机器人都具有辅助功能。有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辅助儿童学习。凡人皆有死。他当校长了。否定判断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不是“在日常语言中不可省略但可被替代)有些人形机器人不会和人类对话教室里无人。正确运用性质判断4.性质判断的种类示例:示例: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4.性质判断的种类(2)从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一个量项:所有、全部、任何、一切、都、凡事、每个等,可省略,主项通常用普遍概念量项:有些、少数、大部分等,不可省略无量项,主项通常用“这个、那个或单独概念”1.所有的草原都很美2.人都会死1.有的同学写的不认真2.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雨1.这道题好难2.李白是诗人

(3)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正确运用性质判断4.性质判断的种类01全称肯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的全部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02全称否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的全部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03特称肯定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04特称否定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05单称肯定判断断定某一个别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06单称否定判断断定某一个别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质量结合划分

4.性质判断的种类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知识巩固下列判断属于性质判断的哪种类型?①所有的学生都是勤奋的。②所有的检察机关都不是审判机关。③荀子写的《劝学》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④这个人不是中学生。⑤有些大学生是党员。⑥有的作家不是老年人。全称肯定判断(SAP)全称否定判断(SEP)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SIP)特称否定判断(SOP)拓展:

探究与分享问题:材料中引号内的语句,作为判断的表述分别有什么问题?◆小华在作文中写道:“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小明告诉爷爷:“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长得很特别。”◆一位读者致函某报社,批评该报:“有些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学生是人,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时间,两个概念不能这样搭配,应该说“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联项使用不当。仙人掌是植物,不能用“不是”这个表示概念之间不相容关系的联结词,这是把概念的种属关系误作为全异关系,可以改为“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树木,样子长得很特别”。量项使用不当。即误用了量项“有些”,可以改为“所有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⑴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⑵避免主、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反映事物状况,易造成误解。⑶准确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