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规则
的结构形式;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目录;VS;1.使用判断的原因和含义
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
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P31;特征2:判断有真假之分
1、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
2、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断定就是真判断;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断定就是假判断。;下列语句都属于判断句吗?第二再判断真假。
(1)“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江。
(2)“长江”不是中国最长的江。
(3)“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江吗?
(4)“长江”真是中国最长的江!
(5)“祖国”啊!“祖国”啊!
(6)“我校学生明天不上课。
(7)2025年6月6号是星期五;哲学认识论、形式逻辑和日常生活三个领域断定判断真假的标准;0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与语句的关系P32一段;2.判断的类型P32三段;他是中学的学生。
张华不认识地球仪。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世界上贸易总量最大的国家
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
所有我校的学生明天不用上课
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学校上学了
;判断的表达与类型;课后练习
学以致用;1、、以下语句中所表达的判断没有歧义的是()
A.动手术的是他亲叔叔。
B.我对老师的批评是很有心理准备的。
C.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前一站。
D.他的职业是教师。;2、、有人认为,既然判断源自社会实践,那么此判断一定是真判断。这一观点(???)
①正确,肯定了社会实践对判断的重要性????
②错误,判断正确与否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③错误,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
④正确,认为判断是对认识对象的正确断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读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的四句话,属于判断的有()
①红豆生南国②春来发几枝
③愿君多采???④此物最相思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3.“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判断是()
①肯定判断②否定判断
③简单判断④复合判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作业:
预习下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