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
历史
合肥一六八中学命题中心
考生注意:
1.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形器在北方的石昴遗址常有发现,陶寺遗址出土的玉兽面也常见于同一时期的长江中游肖家屋脊文化和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这反映出()
A.早期国家业已形成B.区域经济联系加强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既有对黄帝、唐尧等华夏古圣王的祭祀,也有对汉高祖等汉族明君的祭祀,更有大量关于华夏先师孔子的祭祀和对其后裔的封赏等活动。由此可见()
A.北魏政权对儒学教育推崇B.南北方正统之争激烈
C.少数民族政权的华夏认同D.祭祀活动的重要地位
3.唐代,羁縻府州可拥有本部武装力量,不限定数量,他们除在本地“慎守封疆”外,不得擅自行动,必须听从唐廷、都护或节度使的调遣。为了调动羁縻府州的兵马,唐廷还专门设有征发番兵的“天子信宝”,对羁縻府州给予印契,以为征兵信符。唐朝羁縻府州的设置()
A.说明朝廷重视对基层的治理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消除了边疆地区的割据隐患D.呈现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4.两宋是古代商贸发展的繁荣期,有人描述东京的城市景象,“市井最盛”“不可驻足”,城市经营通宵达旦,小贩叫卖声不断,商店连绵不绝。下列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A.村桥日落市声散,山路月明人语归B.帝居壮丽,皇家熙盛
C.沉檀珠犀杂万商,大舟如山起牙樯D.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5.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1544年有中国船只在海上遭遇风暴,漂流到朝鲜忠清道黄竹岛,朝鲜方面问及因何事到来,答曰:“以贸银事往日本,为风所漂而至此。”据此可知()
A.中日之间开展丝银贸易B.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C.朝鲜是海上贸易中转站D.日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6.表1为晚清时期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学璧异设的课程。据此箭寤》消政府()
表1
历史答案第5页(共5页)
新式学堂名称
主要课程
京师同文馆
英语、法语、俄语、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外国史地等
京师大学堂
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经学等
A.适应时代需要实施教育改革B.主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着眼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振兴D.正式确立学堂选官制度
7.1920年,某报刊上写道:“欧战既停,俄国社会革命忽而实现,世界所流行之新思想,乃如潮而至,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标帜,对于现行之政治、经济、组织及学术思想,不复固守旧习,必欲用科学研究之方法,别开生面,解决人类社会最重要之问题。笃志之士,组成团体,以宣传新文化者,实繁有徒。”这一现象说明国人()
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具有片面性B.思想观念受到国际形势影响
C.将报刊作为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D.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8.抗战时期,由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不足,晋察冀边区在党的指导下成立了互助合作社并取得了诸多突破:形式上,包括农业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运输合作社以及手工业合作社等;规模上,到抗战胜利前夕,晋察冀边区合计共有合作社7338个,社员逾百万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合作社丰富了社会主义革命内涵B.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
C.根据地建设为新中国积累了经验D.边区人民突破了思想束缚
9.万隆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同各类型国家接触情况的报告》中写道:“我们按照中央的方案,求同存异,耐心说理,尽一切努力求得一致协议,又对所有与会国家表示尊重,因此博得了大多数与会国家的好感,而反共反苏最烈的国家也多少改变了它们对新中国的一些成见。”这表明万隆会议()
A.加剧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B.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解除了帝国主义战争的威胁D.贯彻了不结盟运动的精神
10.20世纪80年代初,扬州灯泡厂濒临绝境。1983年下半年,厂长高仁林率先在企业实行干部聘任制,职工择优上岗,后又看准国际市场,与外商共同投资创办了广陵区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到1990年底,人均各项指标较合资前提高了1